您好,欢迎来到山西省图书馆!

他一介布衣,凭什么担任《永乐大典》都总裁?

来源: 本站原创 作者: 本站 时间:2025-08-17

《永乐大典》被誉为“万书之书”、“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全书1.1万多册,2.2万多卷,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这部大型类书的编纂,可以说动用了举国之力。永乐元年(1403),明成祖朱棣令翰林学士解缙主持编纂(规模147人),一年后修成《文献大成》,但朱棣亲阅后甚为不满,于是在永乐三年(1405)下诏重修,钦点姚广孝担任监修,同时编纂队伍扩大到了2196人(累计达3000多人)。

 

得益于编纂时开放的人才政策,重修时不仅动用在朝官员,甚至起用民间布衣,无论是医学大家还是修行僧人,只要有才华,都能参与大典的编纂。其中一位便进入了朝廷的视野,他以平民身份被征召参与纂修《永乐大典》,甚至被任命为都总裁、监修官,他就是被称为“两脚书橱”的陈济。

 

《永乐大典》都总裁陈济

陈济(1363—1424),字伯载,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明朝史学家,自幼博学强记,读书过目能诵,经史百家无不贯通,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布衣平民的身份,进入宫中任国家文化工程负责人的读书人。

经与姚广孝、解缙等人商议后,陈济主持制订编辑体例,决定按韵目分列单字,又按单字依次辑入与此字相联系的各项文献记载,并起草凡例,规定分工写作方法。

在他的精心安排下,全书体例制订得秩然有法,十分得体,使数千纂修者在浩瀚书海中翻阅抄写,进行得井井有条、有规可循。编写人员在工作中遇有疑难,向陈济求教,陈济都能立即为他们释疑解难,没有人不佩服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演员段奕宏饰演陈济

永乐五年(1407),全书定稿,朱棣亲自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永乐六年(1408),全书抄写完毕。大典编成后,陈济被授为左春坊右赞善,主要职责是辅导教育太子,以博学和循循善诱很受皇太子敬重,在任十五年,五个皇子皇孙都跟随他学习四书五经。

担任《永乐大典》编写第一负责人的姚广孝评说:“陈济熟读群书、博闻强记的能力让儒生中的魁首都艳羡不已,胸中的学问好像齐备的武库一样打开。”而“两脚书橱”更是明成祖对他博闻强记、满腹珠玑的赞称。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事。

说明:本文对“浙江宣传”公众号《〈永乐大典〉有怎样的前世今生》一文略有参考,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