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山西省图书馆!

红学入吕梁:从《红楼梦》的节日看文化守望

来源: 本站原创 作者: 本站 时间:2025-07-17

7月11日上午,山西省图书馆将“文源讲坛”系列活动延伸至吕梁市图书馆。本次讲座特别邀请了山西财经大学侯莉老师,以“守望与传承——《红楼梦》中的的节日”为主题开展讲座,吕梁市图书馆一层报告厅内座无虚席,现场350余名读者涵盖老中青少各年龄阶段,大家与红学相约,认真聆听了本场讲座。这场“红学走基层”活动意义深远,尤其在红色沃土吕梁绽放出独特的文化光芒。

 

文化惠民“零距离”,让经典走出书斋

基层群众对优质文化资源的渴望,往往因地域限制而难以满足。山西省图书馆主动“走下去”,将《红楼梦》中丰富的节日文化送到吕梁市民身边,正是打破文化壁垒的生动实践。

侯莉老师的讲座中,从元宵节的灯影摇曳到中秋节的月色凄清,从芒种节的祭花浪漫到端午节的辟邪习俗,那些散落在《红楼梦》字里行间的传统节日细节,不再是书本上的铅字,而成为市民可触摸、可感知的文化符号。

这种“家门口的讲座”,让吕梁群众无需远行就能深度领略古典文学的魅力,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从“送到眼前”到“走进心里”的跨越,让文化惠民落地为实实在在的精神滋养。

 

红学与红色吕梁的双向赋能

吕梁作为红军东征的主战场、晋绥边区首府,红色基因早已融入这片土地的血脉;而《红楼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笔下的节日文化承载着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对亲情的珍视、对生命的感悟。

当侯莉老师解读《红楼梦》中元宵节“以乐写悲”的隐喻时,听众既能体会古典文学的叙事智慧,也能联想到吕梁老区在革命岁月中“于艰难中见希望”的精神底色。当讲到中秋节“团圆之下的悲凉”时,又与吕梁人民在烽火中守护家园、期盼安宁的集体记忆形成奇妙共鸣。

红学走进红色吕梁,不仅是让传统文化在红色土壤中扎根,更让红色精神在古典智慧的映照下愈发厚重——前者为红色老区注入文化底蕴,后者为经典传承赋予精神张力,二者相互激荡,共同筑牢吕梁人民的文化自信。

 

以节日为桥,让文化传承有温度

《红楼梦》中的节日从不只是仪式的堆砌,而是藏着人情冷暖与时代密码:芒种节黛玉葬花里的“惜春”之思,与吕梁人“不忘来路”的红色传承一脉相承;端午节辟邪祈福的习俗中,蕴含的“守护家园”信念,恰与老区人民保卫山河的壮志遥相呼应。

侯莉老师的讲座,正是以这些节日为切口,让听众在了解“赏灯、祭花、赏月”等习俗的同时,读懂其中“慎终追远、珍爱生命”的深层内涵。这种从文化细节到精神内核的解读,让基层群众在熟悉的节日场景中找到情感共鸣,既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更让传统文化与红色精神在潜移默化中融入日常,为吕梁的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持久活力。

当红楼中的节日故事在吕梁的讲堂响起,当古典雅韵与红色底蕴在这片土地相遇,这场“走基层”活动早已超越了一次讲座的意义。

它是一次文化根系的厚植,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红色老区焕发新生;

它是一场精神谱系的对话,让古典人文精神与革命精神在新时代同频共振。

未来,当吕梁群众在元宵节赏灯时想起《红楼梦》的隐喻,在中秋节望月时念及老区的过往,文化的种子便已真正生根——这正是图书馆走基层的深层价值,让每一片土地都能在多元文化的滋养中,生长出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