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创意研学活动预告 | 竹丝编扇绘雅趣,竹节塑人映韶光——制作竹编手工扇和竹节人雅集活动
活动内容
● 分享竹编历史文化及扇子文化
● 分享竹节人文化及来由
● 体验制作竹编扇和竹节人
主讲:刘欢(山西省艺术科技研究院)
主持:李硕(山西省艺术科技研究院)
活动时间:7月5日(周六)15:00-16:30
活动地点:山西省图书馆(长风馆)二层雅集室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限文化宣传
竹编扇是传统竹篾编织的纳凉工艺品。它是以竹篾为主要材料编织而成的传统手工艺品,战国两晋墓葬及壁画中已有实物留存,古称"便面"。
其编织工艺采用压二挑二、压一挑二等技法形成斜向矩形纹样,需经过竹篾固定、纹样编织、裁剪定型、包边装柄等十余道工序。
现代传承中既延续了0.5毫米薄篾编织的精工传统,又融合渐变染色等创新手法,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限文化宣传
战国至两晋时期墓葬出土实物显示,早期竹编扇已采用细篾片编织斜向矩形图案,湖北江陵马山砖厂楚墓出土的竹扇篾片宽度仅1毫米。南宋时期发展出竹丝团扇形式,至清代形成以龚扇为代表的细编工艺流派。现代竹编扇在保留传统"便面"形制基础上,通过渐变色竹篾应用拓宽艺术表现维度。
竹编扇(图片来源于网络,仅限文化宣传)
竹编扇采用两种基础编织体系:
1、粗丝工艺:使用宽8毫米篾片,通过四行基础纹样循环形成致密扇面。
2、细丝工艺:以0.5毫米厚篾片实现透光效果,需配合直尺调整篾间距保持均匀关键技法包含挑一压二、挑二压二等交叉编织方式,每完成四排纹样构成完整轮回单元。现代制作引入透明胶带辅助固定篾片,取代传统生漆粘合方式。
竹节人是一种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和玩具,主要由竹节和线绳制作而成,兼具手工技艺与互动娱乐功能,常见于儿童游戏和非遗文化展示。
往期竹节人制作雅集活动花絮(艺科院拍摄)
竹节人又称“竹人”,是以竹子为原料,通过截取竹节、钻孔穿线组装成的人形玩具或工艺品。其历史可追溯至中国古代竹编技艺,现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传统文化与童年记忆。
在本次雅集活动中,老师现场指导,从选材、处理到编织、拼接,每一个步骤都将详细讲解,让你轻松掌握制作技巧。无论你是手工小白,还是有一定基础的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本周六雅集活动即将拉开帷幕,名额有限,速报速得!我们诚邀热爱传统工艺的你加入!
雅集活动欢迎您的参与
咨询热线:18734101290(赵老师)
活动现场签到报名
本期活动材料费用:3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