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山西省图书馆!

文化创意研学活动预告 | 夏迹寻梦 · 敲拓染绘绿意诗篇——植物敲拓染体验活动

来源: 本站原创 作者: 本站 时间:2025-06-20



活动内容

● 分享敲拓染历史文化

● 浅谈拓染和扎染的区别与联系

● 体验植物敲拓染技艺

指导:郭智超、邢惠然(山西省艺术科技研究院)

主持:李硕(山西省艺术科技研究院)

 

活动时间:6月21日(周六)15:00-16:30

活动地点:山西省图书馆(长风馆)二层雅集室


植物敲拓染,在中国又被称为捶草印花,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

其根源可追溯至中国久远的商朝时期,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那时,人们已掌握利用植物纤维制造纸张的技术,并广泛应用于书写与绘画之中。随后,人们进一步创新,将植物应用于拓印工艺,这一技艺逐渐发展,最终演变为我们今天所知的植物敲拓染。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限文化宣传)

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敲拓染技艺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称呼和发展。在周朝,设有管理染色的官职,如染草之官;秦代设有染色司,唐宋设有染院,明清设有蓝靛所等管理机构。这些机构的存在表明了植物染料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限文化宣传)

植物敲拓染不仅是对古老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欣赏,体现了中式文化里天人合一的朴素概念。通过敲打植物使其汁液在织物上留下色彩与纹理,人们将自然界所赠予的美进行自身创作并永久保留在布料上,从而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在国家对传统手工艺保护政策之下,植物染色技艺已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植物敲拓染作为其中的一种,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植物敲拓染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独特的艺术效果和个性化特点,满足了消费者对产品精神层面的需求,为文化创意产品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植物敲拓染不仅应用于传统的服饰设计,还逐渐拓展到家居用品、艺术品等多个领域。其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纹理,为这些领域的设计带来了新的灵感和可能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限文化宣传)

你是否厌倦了千篇一律的印花图案?是否渴望与大自然来一场亲密接触,亲手制作独一无二的艺术品?现在,机会来了!

我们诚挚邀请您参加本次植物敲拓染体验活动,名额有限,先到先得!快来报名,和我们一起探索自然的色彩奥秘,感受古老技艺的魅力吧

雅集活动欢迎您的参与

咨询热线:16634049057(赵老师)

活动现场签到报名

温馨提示

活动材料销售38元,植物敲拓染体验材料,

需要自己准备新鲜的植物叶子或蔬菜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