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香与匠心:山西省图书馆的温暖均等化服务之旅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在追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道路上,山西省图书馆始终坚持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怀。近日,山西省图书馆携手太原市儿童福利院,共同举办“铸造辉煌”青铜器研学主题活动,以文化为纽带,为福利院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与艺术殿堂的大门,书写了一段充满温情与感动的均等化服务篇章。
书香筑梦:打开知识世界的温暖之门
活动的第一部分,是一场充满惊喜与期待的图书馆探秘之旅。借阅部张龑老师化身亲切的“领路人”,带领福利院的小朋友们穿梭在图书馆的各个角落。当孩子们踏入少儿阅览室,明亮温馨的环境、琳琅满目的图书,瞬间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一本本色彩斑斓的绘本、一个个精彩有趣的故事,仿佛在向他们招手,邀请他们走进奇妙的阅读世界。在文创区,富有创意的文化产品让孩子们大开眼界,他们好奇地观察着每一件展品,感受着文化与创意的奇妙融合。
大屋顶书吧宁静而舒适的氛围,让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轻声交流,仿佛置身于一个安静的知识港湾。新书快借区里,崭新的书籍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为孩子们提供了获取新知识的便捷途径。
而当孩子们来到山西省图书馆镇馆之宝——佛说北斗七星经区域时,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敬畏与好奇,仿佛在与历史对话,感受着古老文化的厚重与魅力。
在这趟参观之旅中,张龑老师耐心地为孩子们讲解每一个区域的功能和特色,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的灿烂笑容,是对这次参观最好的回应。
这是一次简单的参观活动,更是山西省图书馆致力于为特殊群体提供均等化文化服务的生动体现,让福利院的孩子们也能享受到图书馆丰富的文化资源,感受文化的滋养。
匠心传承:触摸千年文明的实践课堂
参观结束后,福利院的孩子们在省图雅集室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铜器探索之旅。倪云龙老师化身知识渊博的“导师”,带领孩子们走进青铜“黑科技”的神秘世界。
倪老师生动地讲述了青铜器铸造的历史,从人类最初发现自然铜的局限,到掌握铸铜技术并添加其他金属制造出青铜器的伟大突破,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青铜器诞生的辉煌历程。
当倪老师介绍到范铸法和失蜡法这两种常见的青铜铸造工艺时,孩子们更是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纷纷赞叹称奇。
最让孩子们兴奋的是互动体验环节——模拟陶范铸造工艺,制作一件专属自己的鼎。在倪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动手操作,从制作模具到浇铸“铜液”,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挑战与乐趣。
虽然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但孩子们相互帮助、共同努力,最终完成了属于自己的“小鼎”。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的笑容。
这一刻,知识不再是书本上冰冷的文字,而是化作了孩子们手中实实在在的作品,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场“铸造辉煌”青铜器研学主题活动,是山西省图书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一个缩影。它不仅为福利院的孩子们带来了知识与欢乐,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山西省图书馆将厚植公共服务均等化沃土,继续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每一个人,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享受到文化的阳光雨露,在文化的滋养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