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拓印遇见童真:一堂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文创研学课
5月12日下午,“山西省图书馆文创研学活动”走进太原市第二实验小学,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促进小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体验,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晋商文化、古建筑、壁画、非遗技艺等)。通过山西省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与文创研学活动,小学生们可以直观接触山西文化符号,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活动中,山西省图书馆宣传推广部李阳向小学生们介绍了省图新空间建设改造后“两区三馆”的空间布局和创新空间再造的人性化设计。
通过讲解,该校小学生还初步了解了古人的“复印”技术——拓片的基本知识,并沉浸式体验了拓片的制作过程。
实践环节彻底点燃了小学生们的热情。润纸、扫纸入凹、蘸墨、上墨、揭纸……当第一幅完整的作品诞生时,整个教室沸腾了。孩子们捧着自己略显歪斜的作品,像捧着稀世珍宝。更有创意十足的小朋友在留白处,继续印上多幅拓片画,让传统技艺与现代童趣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在活动尾声的知识问答环节,学生们热情参与争相举手。“我知道!活字印刷是毕昇发明的!”“雕版可以反复使用,但活字能灵活排版!”这些存在于课本里的知识点,因为孩子们的亲身体验而变得鲜活生动。
班主任任老师感慨:“看着他们沾上墨渍的小手,更加明白好的教育是知行合一。”
这堂特别的传统文化课,不仅让太原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小学生们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更在他们稚嫩的心田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今后,山西省图书馆将持续推动“文创研学活动”走进更多的校园,让更多孩子感受到古籍文化瑰宝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