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山西省图书馆!

重读《资治通鉴》| 扫码阅读,重温经典智慧——线上经典重读

来源: 本站原创 作者: 本站 时间:2025-04-11

司马光历时19年编成的《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从战国至五代跨越16朝1362年,以294卷巨著剖析治乱兴衰。宋神宗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意在为帝王提供治国镜鉴。这部“史学双璧”之一,藏着半部华夏文明史,也刻录着山西的千年基因。

司马光祖籍山西夏县,笔锋自带三晋的厚重:晋阳仓廪如何成就初唐霸业?云冈石窟的斧凿声里回荡着怎样的丝路交响?从《资治通鉴》的字里行间,能听见狄仁杰谏言的铮铮铁骨,看见北魏平城粟特人墓葬中的波斯银币——这些碎片拼出的,正是山西在王朝更迭中不可替代的史诗角色。

从编年脉络中定位三晋的高光时刻,于治国方略间提取古人的生存智慧,在司马光的编纂匠心处,发现一部史书如何将故土山河凝成永恒。下面,我们以一幅思维导图为舟,载你驶向历史深处。

 

读史使人明智,《资治通鉴》是一套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经典读物。本期书单,为你精选的《资治通鉴》主题书单。用“电子书+有声书”的方式,一起阅读经典,开阔视野,走进历史的世界。

Part.01

龙兴之地:山西豪杰撑起半部唐史

《资治通鉴》中,山西是英雄辈出的热土。当李渊在晋阳(今太原)振臂一呼,这座北方雄城便成为大唐王朝的起点。司马光笔下的太原,“粮草丰盈,兵马精锐”,山西的物资与人才为初唐盛世埋下伏笔。而那位以“国老”之名被武则天尊崇的狄仁杰,正是太原儿女的骄傲。他以“断案如神”的智慧与“社稷之臣”的担当,在《资治通鉴·唐纪》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山西的厚重,不止于帝王将相。北魏迁都平城(今大同)时,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在此交汇,云冈石窟的佛光与粟特商队的足迹共同编织出民族融合的画卷。这片土地,既孕育了李渊的雄图霸业,也滋养了狄仁杰的赤胆忠心,更在历史长河中默默托起文明的重量。

可见,《资治通鉴》里藏着千年智慧。然而,文言文的门槛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好在现代译本拆掉了生僻字的围墙,将这部经典精心翻译,让我们更易理解历史。

 

司马光手迹,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题为:《资治通鉴》残稿)

《资治通鉴全本》

 

司马光 编撰

李伯钦 主编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这部《资治通鉴》套装全20册共294卷,近8000页共830万字,带有历史的厚重感。在目前出版的《资治通鉴》中,此套书独一无二地汇集了历朝历代名家对《资治通鉴》的精彩评论。同时,此书为难解字词加上了注释,便于理解原文。同时,书中还附有古典插图,为你的阅读增加乐趣。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部经典之作,若没时间通读,不妨读一读下面这本书中的精选篇目,语言平易近人,将历史娓娓道来。

《资治通鉴译注》

  

郝建杰 译注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在选材上,将能够为统治者提供借鉴作用的政治史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治国如何用良策、战争胜负的关键,甚至权力斗争、政策漏洞、制度变迁……《资治通鉴》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尤以《隋纪》《唐纪》《五代纪》史料价值最高。这本书带你看透事件始末,了解历史发展变化的过程。

(有声书)

《资治通鉴中那些值得借鉴的故事》

 

孙朦 编著

出品方:瀚文锦绣(有声) 

这本有声书从《资治通鉴》里精选那些影响千年的故事,顺着时间线铺开,整理成一个个短篇,用白话讲透。书中重点聚焦那些改变历史走向的人和事——看他们如何运筹帷幄,又如何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读着读着那些值得借鉴的故事,历史的镜子就照到了自己身上。

Part.02

史笔丹心:山西人司马光的千秋匠心

《资治通鉴》的诞生,本身便镌刻着山西文脉的基因。主编司马光虽生于光州光山(今河南省光山县),但其家族世代扎根于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这位“涑水先生”以十九载光阴,带领刘恕、范祖禹等学者,将十六朝兴衰凝练成三百余万字的治国宝典。宋神宗御赐书名时,或许未曾想到,这部由山西后裔主持编纂的史书,会成为后世帝王将相的必读教科书。

司马光的编纂智慧,暗含山西人特有的务实精神。他摒弃华而不实的辞藻,以“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宗旨,将政治得失、军事成败、民生疾苦化作一面面明镜。从洛阳独乐园的青灯黄卷,到汴梁朝堂的治国谏言,这位山西学人用史笔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北宋名臣,史学家

司马光如何将千年历史浓缩成一部巨著?接下来,一起跟着由名家解读的《资治通鉴》版本,进一步去理解其中的智慧。

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观古今,知兴替,懂人心。百家讲坛名师姜鹏,精选多个著名历史事件,展示其背后的谋略、社会洞见与人生哲学。带你拆解历史背后的谋略与人性,帮你搭起历史认知的框架,学习实用经验。

《稽古至治: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姜鹏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司马光一心为国,晚年主持编成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运作、权力法则的史学巨著,我们应该如何去读?百家讲坛名师姜鹏用思想史的眼光去理解、解构《资治通鉴》。这本书科普与学术兼具,带领我们发现历史现象背后的古人智慧。

《成事之道:一本书读懂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姜鹏 著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以现代管理视角重构历史智慧,结合案例解析《资治通鉴》中的用人、决策之道,堪称“古为今用”的典范。

这部史学巨著,历史上其他名人是如何点评的?张居正是明朝重要政治家,他的讲评结合了自身经验,更注重实用性,用历史这面镜子指导行动。

《张居正讲评资治通鉴》

  

司马光 原典

张居正 释译

出品方:新华先锋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

明朝著名政治家、万历年间大学士张居正给万历皇帝的讲章,字字珠玑。书中上起三皇五帝,下至五代后周世宗柴荣,在资治通鉴原文的后面,附上了张居正的点评。《明史·张居正传》曾言:“张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现实中,我们能够透过此书,看见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Part.03

商道寻根:从北魏平城到明清晋商的精神密码

翻开《资治通鉴》,山西的商业基因早在北魏时期便已萌芽。《资治通鉴·魏纪》记载北魏迁都平城(今大同)后,山西成为丝绸之路东端枢纽,胡汉商队往来频繁。司马光笔下穿梭于胡汉之间的商队,与明清时期纵横欧亚的晋商遥相呼应——他们同样带着“进取、敬业、团结”的精神,在历史的褶皱里刻下山西人的生存智慧。

今日读史,更需“通”与“鉴”的智慧。当白话版《资治通鉴》拆解文言藩篱,我们得以清晰看见:北魏平城的粟特人墓葬中,波斯银币与汉式陶器共存的场景,恰似晋商票号里算盘声与驼铃声的交响。历史从未远去,它化作山西大院的一砖一瓦,化作晋商精神的一呼一吸,在千年后的土地上生生不息。

 

司马光撰并隶书《布衾铭》(北宋元祐三年)

《白话资治通鉴》

   

司马光 著

张宏儒 主编

出版社:岳麓书社

《白话资治通鉴》由张宏儒主编,同时聘请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等专业学者及历史学教授精心翻译的一本通俗解读书。全书文白对照、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既教你如何管人管事,又告诉你怎样识人用人。

如今,《资治通鉴》不仅有可供成年人阅读的白话版本,还专门为少儿编纂了他们能够读懂的白话版本,接下来推荐的这本书,用有趣的方式呈现《资治通鉴》的全貌,让孩子在阅读中获得成长和智慧。

(有声书)

《少年读资治通鉴:全四册(儿童必读的通俗易懂的国学经典)》

 

   

宋歌 著

出品方:一路听天下

《少年读资治通鉴》共四册,把历史事件、人物传记、国学知识和成语典故全揉进故事里。孩子读着读着,就能轻松学历史、长见识。这套书由历史教授精选原著精华,作家精心改写,用大白话讲透历史,带孩子穿越千年,边读边成长。

《资治通鉴》是一部王朝兴衰录,更是一卷文明基因谱。当我们将目光投向三晋大地,会发现:李渊的雄才、狄仁杰的赤诚、司马光的史笔,早已在历史长河中熔铸成山西的精神图腾。读史至此,方知一方水土如何滋养一方魂魄,千年往事如何照亮今人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