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山西省图书馆!

文化创意研学活动预告 | 篆刻之旅启程·初识金石韵——初级篆刻体验雅集活动

来源: 本站原创 作者: 本站 时间:2025-03-14



活动内容

● 分享篆刻艺术的历史、技法等

● 古今优秀篆刻作品欣赏

● 介绍“福”字篆刻制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 体验创作篆刻“福”字

主持:李硕(山西省艺术科技研究院)

主讲:刘欢(山西省艺术科技研究院)

活动时间:3月15日(周六)15:00-16:30

活动地点:山西省图书馆(长风馆)二层雅集室

 

书法、篆刻作者:刘欢(山西省艺术科技研究院拍摄)

篆刻艺术作为国粹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厚重的悠久传统。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向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或自篆自用,或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可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所谓“篆刻艺术”,不是简单地用“篆书”这一载体去刻印就是篆刻艺术。历数历史上有建树的篆刻家,他们首先是有风格、有个性的篆书家,亦即“以我书入我印”。

 

篆刻创作现场(山西省艺术科技研究院拍摄)

传统的篆刻艺术,它的标准是:只有在形成了个性色彩和具有审美价值的篆书艺术以后,才可以催生出有个性色彩和具有审美价值的篆刻工艺美术作品。中国的篆刻艺术之所以丰富多彩、流派纷呈,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入印文字的形体美在起作用。由于千百年来的演变和发展,中国文字的书体复杂多变,具有丰富的艺术性。

入印文字的采用,一般以大篆、小篆和汉篆(即缪篆)为主。宋元之后,用字范围渐有拓宽,隶书、楷书,甚至行楷等,有时也被引入印章。即以篆书入印而言,流派印章兴起之后,所取范围也日趋广泛。

 

篆刻创作现场(山西省艺术科技研究院拍摄)

篆刻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正以创新的形式融入现代审美与生活,成为连接古典与当代的桥梁。

现代审美:篆刻的“极简美学”与符号化表达

1.极简设计的灵感源泉

篆刻的线条凝练、结构疏密有致,契合现代极简主义审美。设计师常提取篆刻的几何构图、留白艺术,融入平面设计、LOGO创作,赋予传统符号现代感。

2.个性化符号的崛起

印章从“信物”变为“自我表达”载体。年轻人定制姓名章、格言印,用于手账、信笺、礼物包装,甚至纹身图案,将篆刻转化为个人身份标签。

3.跨界艺术实验

当代艺术家将篆刻与抽象绘画、装置艺术结合。例如徐冰的《天书》用伪汉字重构印章元素,探索文字与符号的边界,引发对文化身份的思考。

 

篆刻创作现场(山西省艺术科技研究院拍摄)

生活方式:从“非遗技艺”到“治愈体验”

1.手作疗愈的新潮流

篆刻过程强调专注与耐心,成为都市人逃离快节奏的“减压良方”。线下体验工坊、线上篆刻课程的火爆,印证了人们通过刀石对话寻求内心平静的需求。

2.仪式感与情感载体

节日刻“福”印、婚礼定制合印、纪念日创作主题章……篆刻被赋予仪式意义,成为传递情感的独特礼物,比工业品更具温度。

3.家居美学的文化点缀

篆刻作品不再局限于书斋,而是作为装饰画、茶器纹样、家具雕刻元素进入现代空间,以东方韵味提升生活格调。

 

篆刻作者:刘欢(山西省艺术科技研究院拍摄)

文化认同:全球化时代的东方身份符号

在“国潮”复兴背景下,篆刻成为彰显文化自信的符号。国际时尚秀场、海外展览中,篆刻与汉字元素频繁亮相,向世界传递中国美学的哲学内核——“方寸之间,自有天地”。

篆刻不是“古董”,而是流动的基因。

它既能在宣纸上钤印朱红,也能化作像素与金属;既能承载千年文化密码,也能表达当代个体的喜怒哀乐。这种跨越时空的适应性,正是篆刻艺术在现代社会持续焕发生命力的根源。

 

篆刻作者:刘欢(山西省艺术科技研究院拍摄)

本周六的雅集活动让我们一起走进“方寸世界”,体验在这样一个迷你空间内如何展现你的无限创意和雕琢美。专业老师手把手教学,从握刀到刻印,轻松掌握篆刻精髓;亲手雕刻一枚专属“福”字印章,寓意纳福迎祥,赠礼自用皆宜;

在刻刀与石料的碰撞中,享受专注宁静的慢时光。

现场会给您满满文化氛围感、仪式感、幸福感!让我们以匠心守艺,刻下对生活的美好祈愿。名额10份,速速来约!

雅集活动欢迎您的参与

咨询热线:13934044845(仙老师)

活动现场签到报名

本期活动材料费用:4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