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图书馆入选:2024“旅游满意在山西”全省旅游行业优质服务典型案例
2024年,山西省图书馆积极贯彻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加大文明旅游宣传力度、营造旅游友好型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按照“空间营造+业态融合+服务保障”三位一体的模式着力将省图书馆打造成为集旅游、阅读、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馆,多措并举开展阅读活动,服务效能显著提升,推动图书馆游高质量发展。
2024年,山西省图书馆共接待读者约170万人次;外借书刊文献超173万册次;新增持证读者数17063人;举办阅读推广活动3567场,服务314万余人次;展览160场,观展48万人次;讲座94场,受众1.8万人;文化志愿者活动112场,总时长5019小时,1.9万人次参与;完成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平台咨询285条;馆方网站浏览量超86.5万次;馆抖音号播放量突破100万次;馆学习强国号阅读量85万次,建立专题25个;馆微信公众号阅读量约124万次,粉丝量超44.7万人;馆微博号阅读量高达111万次。在《2024中国图书馆影响力评价报告》中,山西省图书馆在全国1980家公共图书馆中,位列第14位。同年9月,获评2024年山西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优秀账号评选活动”优秀账号。
山西省图书馆加强空间营造,让图书馆游“靓”起来。
近年来,山西省图书馆通过长风馆区的空间再造和功能提升、文源馆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和省古籍保护中心的改建改造,形成了“两区三馆”的空间布局。
文源馆区开放24小时书房,增加了成人图书借阅空间,周边社区百姓、游客可全天候享受书房舒适的文化空间和便捷的借阅服务。
如今,山西省图书馆的馆舍空间正在发挥城市中心区位与文化地标优势,以人性化、本土化、艺术化的空间环境,开放、现代、智慧的知识殿堂定位,吸引读者游客参观打卡,为山西引流。
据统计,2024年暑假期间,“两区三馆”日接待读者游客数量最高达1.3万人次,全年接待读者游客170万人次。
山西省图书馆长风馆
山西省古籍保护中心
利用空间营造持续打造高质量服务内容,推进文化产业融合,让图书馆游“活”起来。
通过“图书馆+”多业态融合,彰显图书馆创新活力。
一是开展“图书馆+”市民文化活动,将交响音乐会、露天电影、瑜伽等业态引入图书馆,为读者游客提供文化休闲好去处。
二是持续开展文旅创意相关活动,设计开发“图灵龙”文创雪糕、新款文创帆布包等文创产品,为读者游客打造“图书馆礼物”;开展少儿民俗冬令营活动、图书馆里的运动会、一本书的图书馆之旅等图书馆游系列活动,增强青少年对图书馆的认识,对阅读的热爱。
三是挖掘传统文化品牌的旅游宣传价值。“文源讲坛”推出“跟着悟空游山西”专题讲座,宣传推广山西古建历史文化;“文源视界”推出“赵望进龙年书龙展”全国巡展活动,跨省域开展书法文化交流。这些服务内容匹配读者游客随机性参与的特点,让图书馆游更加丰满生动。
在文源馆区院内广场举办的交响音乐会现场
山西省图书馆还通过发挥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的作用,为读者游客提供有温度的人性化服务保障,让图书馆游“实”起来。
一是开设24小时书房、24小时自助借还机等设施保障阅览服务不打烊,方便读者游客随时借还图书。
二是开辟母婴室、第三卫生间、读者餐厅等空间,配备常用药箱、AED自动除颤仪等,为有相关需求的读者游客提供服务。
三是通过信息互补、功能多元的自媒体矩阵发布馆情动态、活动资讯、业务服务等内容,更大限度维护读者游客的信息知情权。搭载“咨询&反馈”模块多渠道及时回应读者游客关切;提供线上自助服务“三晋约书”“晋图飞阅”,让读者阅读更便利,实现线上下单,快递图书到家;发布原创性馆藏揭示、好书新书推荐等信息,让读者游客在线享受品质阅读。
“空间营造+业态融合+服务保障”的“三位一体”模式,让读者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下一步,山西省图书馆将持续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加强深化专业学术交流与阅读推广,优化升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备,促进图书馆员队伍专业化成长,用高质量的供给和输出,精准化、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走好向前的每一步,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山西省图书馆文源馆晋书房
专家点评:
山西省图书馆紧扣文旅融合深度发展,通过构建“空间营造+业态融合+服务保障”三位一体的模式,满足读者“个性化、仪式感、品质型”的深层需要,让读者在游览中体验到文化的深度,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