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故事 | “一砚不留”包拯
编者按——
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的意识、行为起着引领、规范的重要作用,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倡导与推崇。
本期为大家讲述的清廉故事是:“一砚不留”包拯。
包拯,人称“包青天”,北宋安徽庐州(今安徽合肥)人,以处事刚毅、端正执法、为官清廉闻名于世。
包拯最为人传颂的清廉故事有“不持一砚归”和“三谏宋仁宗”,这里讲的就是这两个故事。
北宋仁宗年间,包拯在端州(今广东肇庆)做官。端州出产砚台。朝廷规定端州官员每年都要向皇宫上缴一定数量的砚合,当时的权贵、大臣、学士们都以家中存有几方端砚为荣。历任知府为巴结权贵,都要向民间无偿索取比进贡数量多几十倍的砚石,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包拯升任岭南端州知州。包拯到任后,发现前任知州假借上贡的名义,随意多征数十倍的砚台来送给权贵,包拯便命令工匠只按照上贡朝廷的数目制造。一天,有人给包拯送来一方石砚,包拯坚辞不受。后来,又有人来送端砚,包拯开玩笑地拒绝道:“如今我来到产端砚的端州,便收端砚;明日去产金的金岭,又受金子,我岂不成了天下鼎鼎富有的珍玩大盗吗?”
河南开封包公祠内的包公塑像及正大光明匾额。
一年后,包拯被提升为监察御史回京任职,当船行至江中时,包拯得知有一方珍贵的端砚在船舱内,便命书童将砚台掷于江中,并面向端州城躬身三揖,以谢端州百姓。这就是包拯沉砚,“不持一砚归”的故事,一时传为佳话。
包拯“三谏宋仁宗”的故事发生在北宋皇祐二年(1050年)。当时,宋仁宗下诏以三司使、户部侍郎张尧佐为宣徽南院使、淮康军节度使、景灵宫使。张尧佐是张贵妃之父张尧封的堂兄。包拯时任监察御史,他认为宋仁宗一再超擢张尧佐,任人唯亲,不合大宋法度。他上疏指出宋仁宗提拔张尧佐是错误的,并分析其背景是后宫干政、个别大臣曲意奉迎。包拯此举赢得了大家的称赞,宋仁宗只好收回成命。
到了第二年正月,宋仁宗经不住张贵妃的一再请求,再次下旨擢升张尧佐。包拯又一次犯颜直谏。张尧佐见包拯等人言辞激烈,感到众怒难犯,当即表示不接受委任,宋仁宗也就顺势收回成命。
这年八月,宋仁宗金殿早朝,又一次降旨。这一回,宋仁宗打定主意,坚持已见说:“张尧佐并无大过,可以擢升。”包拯谏驳道:“各地官吏违法征收赋税,闹得民怨纷纷。张尧佐身为主管,怎说是无大过呢?”宋仁宗叹了口气,说道:“这已是第三次下旨任命了。朕既贵为天子,难道擢任一个人就这么难?”包拯闻言,直趋御座,高声奏道:“难道陛下不顾民心向背么?臣既为谏官,岂能自顾安危而不据理力争!”
安徽合肥包公文化园内的石碑,碑上刻有包拯家训。
包拯常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他一生清白为官,耿介自持,不徇私情,安贫乐道,无所留于后代,仅留下一句话:“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莹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吾孙。”
包拯写过一首诗《书端州郡斋壁》,诗中首句“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可以说是他一生为官端正清明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