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山西省图书馆!

图书馆那些事儿 |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里藏着一座“椭圆天堂”

来源: 本站原创 作者: 本站 时间:2024-08-11



巴黎奥运会迎来了尾声。每一场精彩的竞技比赛都无比振奋人心,让全世界为之激情澎湃,赛场上,奋勇拼搏的奥运健儿向各国人民传递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

巴黎,这座世界历史名城,以她的活力和热情再度刷新人们的固有认识。我们犹记得7月26日塞纳河岸那场狂欢盛会。开幕式现场镜头带领我们边走边读巴黎塞纳河两岸,边走边读巴黎的历史、文化和艺术。

我认为这场狂欢最为弥足珍贵的是体现在对书的珍视以及向文学致敬。莫泊桑、拉迪盖、德拉克洛、莫里哀等法国文学家的文学作品在其中一个片段中集中呈现。

而这个片段的取景地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法国国家图书馆黎塞留馆。

 

▲2024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的法国国家图书馆黎塞留馆内景。

黎塞留馆是法国国家图书馆的七馆区之一。虽然如今只是国家馆的一个馆区,但在18世纪—20世纪的近300年时间里,它一直扮演着国家图书馆的角色,在法国乃至世界图书馆史上都发挥了重要价值。

 

▲黎塞留馆外景。

那么,历史为何选择了黎塞留馆?这就要从法国国家图书馆的历史说起了。

国王图书馆——国王私有

法国国家图书馆的前身是“国王图书馆”,时间跨度从14世纪直到17世纪中叶。法国最早的国王图书馆是法王查理五世(1364年—1380年在位)在卢浮宫一座鹰堡里所建的藏书楼,当时馆藏仅为查理五世收藏917册珍贵写本古籍。

而后也曾经历过藏书散佚。但自路易十一世(1461年—1483年在位)起,王家藏书世代相传,从未间断。

1515年,弗朗索瓦一世登上王位,他在法国最大市镇枫丹白露重建国王图书馆。弗朗索瓦最大的贡献是1537年颁布的呈缴法律《蒙彼利埃敕令》,该法律规定所有在法国印刷或销售的书籍必须向皇家图书馆缴存一册。这一举动可谓高瞻远瞩,在世界图书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当然,即便如此,也改变不了国王图书馆的属性。当时的图书馆不属于国家文化机构,所藏为国王私有,而且没有固定馆舍,常随国王从一个王宫搬到另一个王宫。

选择黎塞留馆——从封闭走向开放

1666年,路易十四时期(1638年—1715年),法国在重大文化领域进入了文艺复兴后的高涨期。

这期间,国王图书馆也走出了王室,先是搬至一个私人公馆,面向学者开放。而后,因馆舍面积有限,无法更好满足发展收藏和对外开放的需要。1721年,国王图书馆搬进马萨林宫。马萨林宫原为路易十三、十四时期的首席大臣马萨林官邸,由于马萨林宫西临黎塞留大街,因而该馆址得名黎塞留馆。

自此,法国国家图书馆的发展就与黎塞留馆紧紧绑定,直到1998年法国国家图书馆密特朗新馆建成之前,法国国家图书馆一直仅有黎塞留馆一处馆址。

国王图书馆搬至黎塞留馆址后,图书馆对公众开放程度进一步增强。不仅接待学者,也开始面向公众开放,开启了文化走向大众的先河。

1792年9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议会宣布国王图书馆成为国家财产,并更名为法国国家图书馆,标志着其现代公共图书馆时代的开始。

黎塞留馆的改建——理念先于设计

在黎塞留馆至今的300年里,为了适应图书馆发展需要,有过两次较大规模的改建、扩建工程,也形成了如今黎塞留馆的主要馆舍布局。

第一次是改建黎塞留馆后,建成使用至今以拉布鲁斯特阅览室为主体的空间群,该阅览室以其总建筑师拉布鲁斯特命名。19世纪中叶,由于藏书量剧增和阅览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黎塞留馆原有的马萨林宫格局已不能满足现代图书馆的发展需要,拉布鲁斯特以图书馆为中心进行设计,改宫殿为图书馆所用。这一改建的成果之一就是下图中的拉布鲁斯特阅览室,这间阅览室从建成之初直到现在始终面向学者和研究人员使用。

 

▲黎塞留馆拉布鲁斯特阅览室。

第二次是新建椭圆阅览室。拉布鲁斯特阅览室满足了研究人员的需求,但是面向公众的公共阅览室需求一直得不到很好满足。

拉布鲁斯特之后的图书馆总建筑师帕斯卡尔决定建造一个和拉布鲁斯特同等规格的大型公共阅览室,在设计构想上两个阅览室大致相似,不同的是,新建的阅览室以一个巨大的椭圆穹顶取代了九个半圆穹顶。

但这个计划受当时法国经济社会状况影响,拖延了近40年后,1935年由帕斯卡尔的学生罗库拉最终完成。同时还调整了服务内容,根据当时读者实际需求,改公共阅览室为期刊阅览室。

1936年椭圆阅览室正式开放,并被誉为“世界上配备最完善的期刊阅览室”,也被称为“椭圆天堂”。

 

▲黎塞留馆椭圆阅览室。

作为法国国家图书馆唯一馆址服役了近3个世纪后,黎塞留馆终在1998年被位于巴黎塞纳河边的密特朗新馆作为法国国家图书馆主馆址取代。

 

▲法国国家图书馆密特朗馆区。

 

▲法国国家图书馆密特朗馆区阅览室。

今日黎塞留馆——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

如今的黎塞留馆并没有因为密特朗新馆的建成而黯然失色,因为法国政府对黎塞留馆的规划从未停歇。与密特朗新馆的综合馆定位不同,黎塞留馆依照“图书馆—博物馆—长廊”三位一体的理念面向公众。拉布鲁斯特阅览室目前归法国国家艺术史研究院使用,作为汇集展示艺术藏品的图书馆;而椭圆形阅览室归国图所有,用以接纳更广泛的读者群。其他一些空间则用于开展临时展览。在实现图书馆自身改造的同时,黎塞留馆还根据所在区域的文化和城建布局,主动融入由卢浮宫、装饰艺术博物馆、王宫御花园、巴黎歌剧院等组成的“文化漫步金三角”。黎塞留馆如今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资料

《寻书欧洲|法国国家图书馆:别具一格的“椭圆天堂”》《从马萨林宫到“图书馆-博物馆-长廊”》《一次说清法国国家图书馆的古今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