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山西省图书馆!

晋图乔林画笔下的双塔典出《诗经》

来源: 本站原创 作者: 本站 时间:2024-07-08

“三晋楼城俯首看,一声长啸倚栏杆。

振衣绝顶青云湿,酌酒危峰白日寒。

矗矗苍龙擎宇宙,绵绵紫气发林峦。

 我来欲把星辰摘,到此方觉世界宽。”

                                                             ——明·李溥《登永祚塔》

 

▲双塔  晋图馆员乔林画

今天,晋图馆员乔林用一幅画向您介绍这件国宝。

“凌霄双塔”是太原古八景之一。上图建筑即为太原市永祚寺双塔。永祚寺双塔是现存砖塔成双组合中形制最完善、规模最大、塔身最高的一组,自建成起就成为太原的城市地标,是太原人对故乡的精神寄托。

画面中的花为永祚寺内的明代牡丹“紫霞仙”,植根于寺院大雄宝殿前的方形花坛里,共七株,是我国现存唯一的明代牡丹,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寺院牡丹。

永明寺?永祚寺?

永祚寺位于太原市城区东南隅双塔东街的东端,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祚寺原名“永明寺”,据明万历年间版《山西通志》记载:“晋阳城重山遮障,开此平衍,真一大形胜也。独龙(青龙方位,即东方)稍不足,文明不开;虎(白虎方位,即西方)稍强,故其民挚悍,而世家亦少。近有筑浮屠者,亦大有见……郡地形左痹不胜右,缙绅学士建永明寺、宣文塔(即文峰塔)于东山,以辅不足,推公(傅霖)首事。”

永祚寺始建于明神宗万历年间,造塔建寺之动议,大约产生于万历二十年(1592)前后。当时,太原府的文人、学士听“风水”先生议论,省会兼府城太原所处之地理形势虽然依山傍水,负阴抱阳,“风水”堪称上佳,但缺憾是东南方向主文运的奎星方位地势不够高,极易导致文运衰颓、科考不第之恶果,只有在省城东南方向建文峰塔和佛门梵刹,才可以补“风水”之不足。众士绅一致推举傅霖做功德主,率众造塔并且建寺。傅霖时任山东布政司参议,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傅山之父。塔、寺初成,塔名“文峰”,寺称“永明”,俗呼“大塔寺”。

为何叫“永祚寺”?

 

▲永祚寺全景

“君子万年,永锡祚胤(yin)。”

——《诗经·大雅·既醉》

注:胤:后代。

塔、寺甫告竣工,晋藩第十一代穆王朱敏淳以其规模过简,与省会府城之地位不相匹配,于是在万历三十五年(1607)致函五台山显通寺住持福登(妙峰)高僧,邀请他来太原具体规划并且主管、监修。据《清凉山志》记载:“山西省城大塔寺(即永祚寺)殿宇。工完,又修会城桥,长十里。工未完,(福)登以疾还山,乃料理所建道场,通为十方常住,各得其人”。

福登以大德高僧、精通佛理、擅长修塔建寺而名重当时。他抵达太原之后,对寺、塔作了实地考察,建议晋穆王在扩建寺院的同时于文峰塔左侧另建新塔,并获准动工。

由于太原晋王府是距京都北京最近的藩王府,故朱明朝廷与晋王府的关系也就超乎寻常的密切。笃信佛教并且系福登门徒的皇太后李氏慷慨捐钱,资助晋穆王和福登造塔并且建寺,从而为寺与塔的修建注入了皇家背景。新塔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春开工,4年之后建塔工程告竣,同时兴建了寺内今存之大雄宝殿、三圣阁以及东西厢房。

寺院拟建工程原本宏伟壮观,但是由于此时福登已经年老力衰身患重病体力不支,只好“以疾还山”,致使这一宏大工程半途而废。

由于五台山显通寺在高僧福登监造的铜殿、铜塔竣工之后,金碧辉煌,光耀全山,大放光明,万历皇帝特赐额“护国圣光永明寺”。

缘此之故,太原这座未兑现规划的寺院且同出福登之手的梵刹,不宜再以“永明”为名号,因而更名为“永祚寺”,新旧二塔亦皆以万历皇帝母后之封号而统称“宣文塔”。因寺内二塔并峙,所以也有了“双塔寺”之俗称。寺名“永明”改“永祚”,虽仅一字之变,却是别有深意。“永祚”典出《诗经·大雅·既醉》所载“君子万年,永锡祚胤”句,“永祚”乃“永锡祚胤”之缩写和简称。“永锡祚胤”的意思是祈祷佛陀永远赐福于朱明王室的子孙后代。

花中贵妃“紫霞仙”

“天上真妃玉镜台,

醉中遗下紫霞怀。

已从香国编熏染,

更怕花神巧翦裁。”

                                                   ——金·元好问《紫牡丹》

▲永祚寺牡丹“紫霞仙”

永祚寺内有各色牡丹6000余株,其中的“紫霞仙”更是美得一骑绝尘。大诗人元好问赞美“紫霞仙”为醉酒的杨贵妃,从天宫重返大地,憨卧于古刹院中。它独树一枝,花团锦簇,紫中透红,红里发紫,至为壮观,无愧为牡丹花之佼佼者。

永祚寺内的牡丹品种众多,“紫霞仙”之外,还有“姚黄”“豆绿”“二乔”“魏紫”等数十种名品牡丹。

碑碣石刻

 

▲永祚寺宝贤堂

永祚寺现今共收藏和保存有价值的碑碣刻石260余通。这些碑石中除了小部分是寺院原物外,绝大部分是从太原各个地方收集的散佚珍品。

在这些碑石中,有明代的石刻珍品、海内知名的《宝贤堂集吉法贴》,有清代的《古宝贤堂法帖》,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醉笔石刻 “赤壁怀古”,有清代著名书法家祁隽藻的“子史萃言”石刻,还有记述内容别具一格的“晋溪隐君家训”碑等等。

另外,1999年,双塔寺建寺400周年之际,国学大师姚奠中作文章《永祚双塔四百周年记》,2010年又以98岁的高龄书丹上石,为永祚寺再添一文化亮彩。

这些碑碣石刻,集各代著名书法大家的墨迹宝翰于一堂,真、草、隶、篆各种书体,无一不有。不仅为书法界和爱好书法的各界人士所珍视,也为到此观光和游览的人们所喜闻乐见。

“祗园胜境”

 

▲“祗园胜境”匾额

悬挂于二门门口的匾额“祗园胜境”,是康熙三十年(1691)戴梦熊所题,是当时阳曲知县。

“祗园”,全称为“祗树给孤独园”或“胜利给孤独园”,是印度佛教的圣地之一,佛祖释迦牟尼佛曾在此居住,说法、传经25年,也叫“祗园精舍”,戴梦熊将永祚寺比作“祗园”,表明永祚寺的神圣的佛教圣地。

参考文献

1. 《山西通志:明·万历》 索书号:K292.5/95 晋图馆藏位置:山西方志(四层)

2. 《清凉山志》索书号:22.524/02 晋图馆藏位置:地方文献阅览室(三层)

3. 《人说山西好风光·人文景观(上)》 索书号:K292.5/269 晋图馆藏位置:地方文献阅览室(三层)

4. 《永祚寺》索书号:K928.75/103 晋图馆藏位置:地方文献阅览室(三层)

5. 《山西故事》 索书号:K292.5/206 晋图馆藏位置:地方文献阅览室(三层)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