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图大咖讲堂 | 时新说诗(三十九):松风萧萧和陶诗——秦志安
古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寄托着古人的情感体验、精神追求和生命哲思。岁月变迁,斗转星移,古诗如恒久存在的江畔明月,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山西古代诗词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朝历代,无论是山西籍的诗人还是描写山西的作品,都有浓厚的山西元素印记。
“晋图大咖讲堂 | 时新说诗”栏目邀请到山西著名学者时新老师,与大家分享《山右诗选》中的诗歌,每周一首,一起感悟三晋诗词文化魅力。
《山右诗选》是时新老师倾注大量精力选编的山西古代诗歌集。山右系山西旧时别称,因地处太行山之右而得名。该诗歌集所选诗人诗作时间跨度大,从先秦到明清,基本涵盖了中国文学史的时间范围。收入作者约三百多人,作品近四千首。所选作品多为五七言律绝,以描写山西为主要内容,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
第三十九期,我们一同欣赏:松风萧萧和陶诗——秦志安。
赏 析
秦志安,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八年(1188),卒于宋理宗淳祐四年(1244)字彦容。全真教道士,号通真子、林间羽客、樗栎道人。陵川秦略长子。早岁趣尚高雅。贞祐初,避乱南渡,亲旧以禄养。金哀宗正大中通真子已四十,遂置家事不问,放浪嵩少间,稍取方外书读之,以求治心养性之实。
遇披云老师于上党,略数语即有契,因执弟子礼事之。居玄都垂十稔,虽日课校雠其参玄学受章句,自远方至者,源源不绝。元太宗九年(1237)宋德方、李志全于山西平阳玄都观校刊《道藏》,志安总理其事。立局二十七,役工五百余人。志安亲手补完订正三洞四辅一万八千万余篇,同时编撰《金莲正宗记》五卷,记述全真教派北五祖七真人修道成仙故事。
并与《烟霞录》《绎仙》《婺仙》等俱收入《玄都道藏》,成为后世研究全真道人物的重要典籍。志安参校道书,课授信徒,历近十年。于甲辰(1244)五月书成后,病逝于所居樗栎堂,享年五十七。著述有《林泉集》二十卷、《金莲正宗记》五卷。
后刘志应、谢西蟾合撰《金莲正宗仙源像传》一卷,与此书相应,广为流传。著名弟子有李志实、郭志希等。事迹又载于《长春道教源流考》卷六。
《寄李俊民》
一
先生高见真吾师,速营菟裘犹恨迟。
窗明炕煖十笏地,松风萧萧和陶诗。
二
山野已寻云外路,直入天坛最深处。
踏开李愿旧游踪,请君自草盘谷序。
时新,字革非,笔名梗生、梗阳生,室名研斋、剑庐。1946年生,山西清徐人。中共党员。曾任中共太原市委党校教育长、山西省社科联秘书长、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山西诗词学会会长、《难老泉声》《太山词刊》主编。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帖。2006年3月退休。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诗词学会顾问。著有《序——量的存在方式》《晋阳诗踪》《汾水词》《柳溪集》《文瀛集》《清初三诗杰:程康庄吴雯王含光》《时新诗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