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图夜读 | 历史之变局:甲午战争的世界影响
读者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山西省图书馆原创性新媒体阅读推广栏目“晋图夜读”,我是借阅部馆员张䶮。今晚,由我给大家播讲我为《蹇蹇录》一书撰写的荐读文章《历史之变局:甲午战争的世界影响》。
众所周知,甲午战争史一直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显学”,研究成果也颇为丰硕。
戚其章等老一辈学者和陈悦等新一代学人通过整理庞杂的原始史料、进行深入的实地探访,对甲午战争的历史背景、战史细节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深刻的剖析,让我们能够全面、准确地认识那段历史。
△图1:甲午战争史研究领域的两位大家。戚其章,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甲午战争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历史学会名誉会长。陈悦,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客座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
但是,关于甲午战争期间的“外交战”“情报战”“经济战”“金融战”,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还比较有限。
不过,近期,我发现一本好书《蹇蹇录》,它的作者是时任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出版方三联书店为它取的副标题是《甲午战争外交秘录》。
△图2:《蹇蹇录》
陆奥宗光是明治维新的重要参与者,1892年,开始担任伊藤博文内阁的外务大臣。
任内,一方面,他积极推动废止日本此前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治外法权。另一方面,他又积极推动对外扩张,将不平等条约强加给朝鲜和中国等东亚邻居,是甲午战争的罪魁祸首之一。
△图3:陆奥宗光
《蹇蹇录》中“蹇蹇”二字出自《易经·蹇卦》中的“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在《蹇蹇录》中,陆奥宗光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详细记述了甲午战争前后日本与朝鲜、中国乃至西方列强的外交往来,以及日本密谋发动甲午战争并逼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的内幕,可以说是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外交战”的全景记录。
△图4:《马关条约》签订场景。《马关条约》进一步刺激了列强的侵略野心,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虽然《蹇蹇录》不可避免地带有陆奥宗光虚饰自矜的色彩。但是,总体来看,作为当事人所著的回忆录,仍不失为一份珍贵史料,特别是为我们研究甲午战争的世界影响问题提供了更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和全新的观察角度。
△图5:甲午战争·黄海海战·致远号沉没,“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通过甲午战争,西方列强认识到,对于自己主导的世界秩序而言,蕴藏着巨大战争能量的“化外小国”日本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而是彻头彻尾的挑战者。
于是,法国、德国、俄国最终主导了“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它们此举显然不是为了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而是为了遏制日本的崛起,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的侵略利益。
△图6:“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本质上还是为了更好地维护自身的侵略利益
与此同时,通过甲午战争,向来以维持“大陆均势”作为外交政策最高原则的“世界霸主”英国也认识到了日本所蕴藏着的巨大战争能量。
当时,俄国不断向远东地区扩张,已经严重威胁到英国在远东地区的利益,这是英国所无法容忍的。于是,英国选择与日本结盟,企图利用日本压制俄国的扩张野心。
△图7:当时鼓吹英日同盟的宣传画
在获得英国经济支持和军事输出的情况下,日本最终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战胜俄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远东霸主”,而英国则借此有效打击了俄国的扩张野心,维护了远东利益,维持了“欧陆均势”。
但是,英国此举无异于饮鸩止渴。此后,伴随着英国国力的日渐衰微,日本的胃口却不断加大,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最终品尝到了自己酿就的苦果。
如果您想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甲午战争期间日本的"外交战",就请翻开这本《蹇蹇录》吧。
△图8:日俄战争·对马海战
【本期荐书】
推荐书籍 《蹇蹇录》
作者 [日]陆奥宗光著,赵戈非/王宗瑜译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 9787108061058
馆藏地点 闭架密集借阅书库
(四层典藏阅览室现场预约)
△图9:《蹇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