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山西省图书馆!

晋刊推荐:走进《票号汇览》说透“中国最早华尔街”(一)

来源: 本站原创 作者: 本站 时间:2024-05-26

《票号汇览》,平遥县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阮仪三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平遥研究中心、平遥县票号研究中心承办的内部刊物,以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成立二百周年(1823—2023)为契机,于2023年6月创刊,以月刊的形式面世。

 

《票号汇览》本着“汇聚票号文献,览察商海遗珍,品味旧时风物,弘扬时代精神”的创刊宗旨,以票号资料的收集整理为抓手,拟梳理出一条研究脉络,力求古为今用,为平遥的经济文化建设做一点拾遗补阙的工作。

《票号汇览》暂设以下专栏:“商界春秋”“碎金屑玉”“票号简介”“鱼雁音尘”“知识点滴”“从业自述”“探幽钩沉”“吉光片羽”“会馆寻踪”等。


精彩展示

碎金屑玉

票号亦称票庄、汇兑庄,是现代银行的前身。“票号”之名取意于经营汇票,由山西商人创办经营,所以也叫“山西票号”。山西票号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组建起来的信用机构,主要经营银两的异地汇兑及存款、放款业务。

开办最早的票号是日升昌票号,日升昌成立于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总号设于山西平遥西大街,财东是平遥西达蒲村一个叫李大全的地主,经理为细窑村的雷履泰。票号的前身是西裕成颜料庄,在乾嘉年间已资财雄厚。

清嘉庆末年,由于社会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埠际间货币流通量大增。而过去的运银由于一路上很不安全,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西裕成颜料庄首先在京、晋两地试行汇兑办法,结果效果很好,于是便开始兼营汇兑业。

道光初年,西裕成颜料庄正式更名为“日升昌票号”,专营汇兑、存放款业务,逐渐发达,营业对象大都为封建官僚、地主和一般商人,票号从此成为了一桩很能赚银两的生意。

《中国金融与汇兑》(1930年上海大东书局版)载:“山西票庄执中国金融界之牛耳,百余年。”票号从诞生到整体歇业,历经了100余年,在这内忧外患、战乱频频的一个多世纪中,票商多次险象环生,力挽狂澜,在中国近代金融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碎金屑玉”搜集收录前人研究票号的文章,带领大家评赏票号产生的社会背景,理清票号的发展史。

 

 

 

商界春秋和票号简介

晋商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曾经是海内最大的商帮,居徽商、潮商、秦商、鲁商、粤商、赣商、龙游商帮、宁波商帮、洞庭商帮等十大商人集团之首。

晋商开辟商路,促进了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推动了各地城市集镇的兴起及国内外贸易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所谓“先有曹家号,后有朝阳县”、“先有复盛号,后有包头城”、“先有晋益老,后有西宁市”等民谚足以说明这一点。晋商首创票号,开异地汇兑、转账结算之先河,汇通天下,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近代银行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今山西钱票,一家辄分十数铺,散布全省,会(汇)票出入,处处可通。”据有关资料统计,鼎盛时期,全国共有51家票号,其中山西43家,平遥占22家。

山西票号的总号一般设在平遥、祁县、太谷,分号遍布全国,远及俄罗斯、南洋,最多时有500多处,真正做到了“汇通天下”。

“商界春秋”和“票号简介”撷选了一些票号及其东掌,以飨读者,让大家了解各票号的经营始末。

日昇昌——汇通天下,开中国银行业先河

 

 

 

蔚泰厚——持自强之策,票号升级银行

 

 

协同庆——实力超群,创中国最大地下金库

 

 

 

——文中图片和部分文字摘自《票号汇览》创刊号至总第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