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图书馆界新型阅读空间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山西省图书馆举行
5月9日至5月11日,新空间赋能新发展——新型阅读空间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山西太原举行。研讨会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办,山西省图书馆学会、山西省图书馆承办,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阅读空间与环境研究专业组提供学术支持。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陈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正厅长级)张志仁,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李培敏,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长王雁行,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处长张巧萍,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任李东来等领导和专家,以及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代表300余人参加现场活动。
此次研讨会共设置了开幕活动,主旨报告、案例分享、专题报告等学术交流活动,实地参观调研活动以及主题展览等6大部分。会议还在业界首次开通视频、图片全程双直播,近1.5万人次观看直播。
开幕活动
5月10日上午,研讨会开幕活动在山西省图书馆长风馆举行。张志仁、陈樱先后致辞、讲话,山西省图书馆学会理事长、山西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郭欣萍主持。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正厅长级)张志仁在开幕活动上致辞。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陈樱在开幕活动上讲话。
▲山西省图书馆学会理事长、山西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郭欣萍主持开幕活动。
学术交流活动
主旨报告——全球视野、专业视角
开幕活动结束后,进入会议的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任李东来主持主旨报告。
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土设计研究中心主任任祖华分别作了题为《场所、空间、平台、基础设施——大阅读时代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战略思考》《基于本土性和日常性的图书馆空间设计思考》的主题报告。
▲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任李东来主持主旨报告环节。
▲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作主题报告。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土设计研究中心主任任祖华作主题报告。
陈超从大阅读理念开题,以全球视野、战略视角,介绍了国内外图书馆创新阅读空间,说明了图书馆建筑空间应该服从功能定位,更应该满足社会公众所需的场所精神,并通过打造虚实融合的阅读空间让图书馆真正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
任祖华从建筑设计师专业视角传递了图书馆空间设计的本土性和日常性理念,目的是建设“以人为中心的图书馆”,让图书馆与城市和居民产生关系,让走进图书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案例分享——主动破题、勇于担当
5月10日下午,研讨会的案例分享环节在太原市图书馆营地主题馆举行。
该环节共有来自北京、湖北、浙江、山西等4省(市)的6位图书馆馆长依次进行了案例分享,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图书馆信息参考部副主任王媛主持。
山西省图书馆馆长郭欣萍分享了在山西省图“两区三馆”空间再造中针对三种不同模式的再造项目形成的有益经验。
首都图书馆馆长毛雅君分享了北京城市图书馆阅读空间的亲民性、融合性、智慧性和绿色节能特点,并从高点定位、文化惠民、多元融合、科技赋能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乐清市图书馆馆长林回清、恩施州图书馆馆长谭华梅、杭州市余杭区图书馆馆长王晓玲、杭州市萧山图书馆馆长朱军华依次分享了各馆参与的新型阅读空间建设案例与经验。
▲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图书馆信息参考部副主任王媛主持案例分享环节。
▲山西省图书馆馆长郭欣萍作报告。
▲首都图书馆馆长毛雅君作报告。
▲乐清市图书馆馆长林回清作报告。
▲恩施州图书馆馆长谭华梅作报告。
▲杭州市余杭区图书馆馆长王晓玲作报告。
▲杭州市萧山图书馆馆长朱军华作报告。
▲活动现场。
专题报告——切中痛点、面向未来
5月11日上午,研讨会的专题报告环节在山西省古籍保护中心报告厅如期举行。
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委员、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编审邓咏秋主持报告。
昆山杜克大学图书馆馆长、杜克大学图书馆副馆长、IFLA建筑与设备专委会成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建筑与设备专委会副主任徐鸿以《图书馆建筑与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为题,分享了当代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并指出了目前图书馆建设面临的多方面挑战以及对策思考。
随后,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束漫以《“大湾区”图书馆空间建设调查与思考》为题,总结归纳了大湾区图书馆在空间的人性化运维、空间灵活性、环境疗愈性等维度的先进理念和优秀经验,值得我国公共图书馆参考借鉴。
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窦天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图书馆馆长王燕平、宁波图书馆馆长徐益波、杭州图书馆馆长刘冬分别就清华大学虚拟阅读空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图书馆空间、宁波图书馆新馆以及杭州主题分馆图书馆的建设经验和模式进行了分享。
专题报告最后,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金武刚对专题报告环节各位专家和馆长的报告进行了梳理,并作了题为《新型阅读空间的乡村困境与发展突破》的主题报告。报告从新型阅读空间的发展由来、基本特征、示范价值、社会反响、乡村困境以及建设乡村新型阅读空间的突破口等6个方面对乡村新型阅读空间建设指明了方向。
▲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委员、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编审邓咏秋主持专题报告环节。
▲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金武刚作报告。
▲昆山杜克大学图书馆馆长、杜克大学图书馆副馆长、IFLA建筑与设备专委会成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建筑与设备专委会副主任徐鸿作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束漫作报告。
▲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窦天芳作报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图书馆馆长王燕平作报告。
▲宁波图书馆馆长徐益波作报告。
▲杭州图书馆馆长刘冬作报告。
▲活动现场。
实地参观调研活动
会议还组织与会代表参观了空间再造后的山西省图书馆“两区三馆”——长风馆、古籍馆和少儿馆、太原市图书馆南站国贸T6分馆、太原市小店区图书馆刘家堡分馆。
▲参观山西省图书馆长风馆。
▲参观山西省图书馆文源馆。
▲参观太原市图书馆南站国贸T6分馆。
▲参观太原市小店区图书馆刘家堡分馆。
主题展览
研讨会同期还举办了“新空间赋能新发展——新型阅读空间建设交流特展”“百年历程 空间营造——山西省图书馆两区三馆空间变迁特展”两个主题展览。其中,“新型阅读空间建设交流特展”从参加会议的单位中选取了20家代表性图书馆的60多个新型阅读空间进行文图展示,全面系统地展现了“十四五”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参与新型阅读空间建设的现状及成果。
▲新空间赋能新发展——新型阅读空间建设交流特展
“山西省图书馆两区三馆空间变迁特展”通过连贯的时间线勾勒出了省图书馆从1909年建立至今115年间的馆舍变迁、馆名更易、重大节点事件,特别是2013年以来省图书馆“一城两区+两区三馆”馆舍格局的发展历程,是山西省图书馆纪念建馆115周年特别活动。
▲山西省图书馆两区三馆空间变迁特展
本次研讨会紧扣新时期各级政府关于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规划、任务。
会议专题设计覆盖面广泛全面,涉及大型公共图书馆、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城市书房、乡村新型阅读空间以及区域性阅读空间体系建设等类型。业界学界齐发力,有实践有理论。
交流嘉宾有一线图书馆馆长、有从事阅读空间研究的资深专家、还有参与图书馆建筑空间设计的知名设计师,交流嘉宾与参会代表围绕主题进行积极交流,气氛热烈、内容丰富,受到业内外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本次研讨会将为推动图书馆新型阅读空间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