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山西省图书馆!

晋图夜读 | “神医”开药为啥要加块锡?

来源: 本站原创 作者: 本站 时间:2024-05-13



读者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山西省图书馆原创性新媒体阅读推广栏目“晋图夜读”,我是借阅部馆员张琰。今晚,由我给大家播讲我为《古籍原来这么好看》一书撰写的荐读文章《“神医”开药为啥要加块锡?》

明代名医戴元礼,曾经在南京访医学艺。偶然间看到一间医馆门前求诊的人很多,戴元礼想着这极有可能是一位妙手回春的“神医”。于是,就天天去医馆门口观看。又一次,一位来看病的人刚出门,这位“神医”追出门外,再次叮属那人,煎药时一定要放一块锡再行煎煮。

 

△图1:(明)戴元礼,《证治要诀》

戴元礼听了,觉得很是稀奇,就上前请教这位“神医”。“神医”开口言道:年轻人须多读书啊,我这里是古方,刊载于某某医书。戴元礼按“神医”的指教前去寻来医书阅读,发现竟有两种不同的版本,一种写作锡,一种写作饧,饧就是糖。经考证得知,作者原意是应该加块糖,但是却误写成了锡。

 

△图2:“饧”字和“锡”字

今人读古籍,最大的障碍莫过于不懂古代汉语,古代汉语也就是文言。虽然难懂,但那是现代汉语的前身。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只研究今天的汉语,是割裂了它的历史性。一个字的历史演变、一个词的意义内涵与外延,只有放在历史长河中才能深切领悟。

比如,今天的武字,不少人误解为“止戈为武”,但在小篆里,武字的本义是扛着兵戈去打仗,古今意思可谓南辕北辙。又如,今天的“妻子”一词只指男性的配偶,古时是指妻子和女儿。

 

△图3:“武”字的演变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古籍就是现代汉语表达的源头活水,若能把各历史时期的古籍元典读明白了,中文的阅读水平、表达能力肯定就上去了。

这还只是应用层面,读古籍的更深远意义在于体察领悟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累计完成古籍普查登记数据270余万部。中华文化的根就深深地扎在其中,没有古籍,就没有中华文化的基础。

 

△图4:(清)董邦达,《四川全图》

古籍姓古,几百上千年下来,同一部书,经过不同途径的不断传抄、整理、翻印,形成许多不同的版本。尤其是两宋时期,雕版印刷术推广开来之后,版本的概念和印刷对应起来,并繁多起来。

选版本,就好像买菜。同样都是白菜,这家的好看,但可能内里有坏的地方;那家的脏兮兮的,但可能是有机的。所以,买到那种“秀外慧中”的菜才好,最怕“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从刻书的性质来分,古籍版本有三种:官刻本,即中央政府、各省书局、书院所刊行的;家刻本,即私人自著自刻的;坊刻本,即私人书铺刻来卖钱的。这三者,家刻本一般来说最好。

 

△图5:(宋)朱熹,《晦庵先生文集》(宋刻元修本)

正如清末名臣张之洞所说,知道应该读哪本书了,却没有读到精心校勘注解的好本子,那就事倍功半了。不管哪种性质的版本,只要校勘校的好,篇目较全,错字较少,语句更符合原貌,就可以称之为善本。

因此,看古籍,应当首选善本,不然容易闹出笑话。有了版本意识再去看一部书,不同类型的读者,就可以选择不同的版本——不选贵的,只选对的。对的就是合适的、称手的。鲁迅说:“善本就是能合手适用。”

 

△图6:(汉)许慎,《说文解字》

今天的书,基本特征是用黑墨将文字印在白纸上,所谓白纸黑字。古代,尤其是印刷术、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把文字“弄”在形形色色的材料上。

这些材料可分三类:动物、植物和矿物。

动物类材料有龟甲、兽骨,植物类材料有竹简、木牍,矿物类材料有玉石、青铜。刻在甲骨、兽骨、玉石等坚硬材料上的文字,一般称为铭文;记载于竹木等易损材料上,才称为书籍。《说文解字》就说了:写在竹帛上才叫书。

中国书籍的出现,始于竹简的应用,继之以帛书、木牍、纸卷,再到今天的电子文本形式。而作为源头的简牍古籍,虽然今天已经基本退出应用场景,但仍影响着今天的书籍形制乃至阅读方式。

 

△图7(唐)玄奘,《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唐写本)

古人在竹简上写字,用什么工具?一些影视剧想当然地就让演员拿小刀,一笔一笔地刻。他们拍摄时不感到疑惑吗?用刀刻繁体字,效率是多么低下。

诚然,甲骨文、金文这种以坚硬耐久的材料为载体的文字,用刀加以契刻,是合乎逻辑和事实的。但不能因此就推定古人也是在竹简、木牍上刻字的。

 

△图8:竹简

当然,最有力的证据来自出土文物。到目前为止,出土的竹简木牍,没有一个字是用刀刻的,全是拿毛笔蘸墨汁写的。即便是甲骨文,也是先用毛笔写好,再用刀刻在甲骨上。考古学家董作宾说,他见过几片早期的牛骨,其上还有用毛笔和墨汁书写而未契刻的文字。

 

△图9:“鼻”字的演变

表示我、自己的意思的时候,外国人可能会轻轻拍拍自己的胸脯,但中国人恰恰是指着鼻子。这是因为汉字的“自“来源是”鼻“,最初的字形是一个鼻子的正面图,有鼻翼和鼻梁。

这说明,文字的产生很自然,本于生活,起自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但图画却不一定能读。

正如学者唐兰所说,上古的人类先是绘画,内容大概是动物跟人像。随着社会的发展,居处安定,国家产生,战争频仍,交通繁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密切起来,不同地区的语言混合成较普通较广泛的语言。

在这个时候,有人画出一只老虎,任何人见了都会叫做“虎“。有了图画,加上了统一的语言,空气、土壤都具备了,文字就发芽了。

 

△图10:“虎”字的演变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而这个结合体不是固定不变的。字形从繁到简,字音从轻到浊,字义从此到彼,在成千上万的历史中,一直是流转不居的。

《古籍原来这么好看》语言生动,通俗易懂,无论是初高中生,还是大学生,抑或是打工人,如果你需要古籍入门读物,不妨看看它!

这本书用轻松诙谐的语言,生动讲解了古籍基础知识和阅读古籍的方法技巧,化繁为简,可谓“极简古籍入门攻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本书内的文章大体分为两个部分,前18篇为古籍通例,介绍古籍的一般性规律,后35篇为具体书籍介绍。对于具体书籍,是按照经、史、子、集的传统分类法进行的分类,但不完全拘泥于旧法。

文末附有“小贴士”,在正文之外,又介绍了该主题下一些专业、经典的研究著作,供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参考,起到了提供“津梁”的作用。这也是该书专业、严谨性的体现。

 

△图11:《古籍原来这么好看》

卷帙浩繁的古籍典藏,是我国5000多年历史中积累下的一座座文化山峦。

大浪淘沙后,经典永流传。中华古籍带着历史的厚重一路走来,表现出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无论是从记载其上的文字,还是从烙印其中的精神,都能读出中华名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从中可以充分汲取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古籍不能只活在图书馆,也不能只活在学者的讨论中,而要活在人们心田。

【本期荐书】

推荐书籍 《古籍原来这么好看》

作者 熊建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ISBN 9787511576507

 

△图11:《古籍原来这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