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山西省图书馆!

人民文学奖获奖作品展播

来源: 本站原创 作者: 本站 时间:2024-03-01

《人民文学》杂志诞生于1949年,第一任主编是茅盾。

作为我国标杆性文学期刊,《人民文学》杂志所设立的人民文学奖,其权威性不言而喻,多年来已在海内外文坛产生广泛影响,其门类也最为丰富,包括长篇小说奖、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散文奖、非虚构奖、诗歌奖、翻译奖等。

该奖项设立独立的评委会,全部由杂志社以外的人士组成,读者、作家、批评家各占三分之一,力求均衡、权威、具代表性。

目录

1986:刘心武《钟鼓楼》

1994:陈忠实《白鹿原》

1994:张   炜《古船》

1994:邓   贤《大国之魂》

2001:周大新《第二十幕》

2001:徐贵祥《历史的天空》

2009: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2010:杨争光《少年张冲六章》

2010:慕容雪村《中国,少了一味药》

2012:李佩甫《生命册》

2015:周大新《曲终人在》

2015:何建明《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01/《钟鼓楼》

1986 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

 

·  刘心武

小说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在北京钟鼓楼一带的故事,展示了极其丰富多彩的会场景,陈说着市井的悲欢、几代人的命运。

穿越岁月烟尘,再看刘心武笔下的动人世相,犹如翻开了城市记忆的鲜活浮世绘……堪称一部洋溢着浓郁京味的现代《清明上河图》。

 

《钟鼓楼》叙述的是1982年12月12日早晨5点至下午5点北京钟鼓楼一带发生的故事。在一个古旧的四合院,围绕薛家举办的一场婚礼酒席,小说勾画出北京城普通民众近百年的平凡的生活历史。

这部小说以一种精巧的结构,将相邻的多个家庭串联起来,展示出每个家庭、每个人物的生动历史,并表现出对历史、社会、个体深度的现实主义观照和人文关怀。

02/《白鹿原》

1994 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

 

·  陈忠实

小说《白鹿原》构思宏大,以清朝末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跨度为背景,讲述了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构成了庞大的众生相,呈现了历史变动时期民族文化在农村社群的渗透与影响,堪称史诗级巨著。

 

主人公白嘉轩六娶六丧,奇异的命运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

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

03/《古船》

1994 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

 

·  张   炜

《古船》是中国当代作家张炜创作的长篇小说。

小说生动地刻画出隋家几个子女在历史的长河中性格和命运的变迁与古老农村嬗变中的心灵阵痛与文化冲突,是一部民族的沧桑心灵史。

 

《古船》叙写了胶东洼狸镇上隋、赵、李三大家族厮斗浮沉的历史,展现了1949年前后四十年间的社会风云。

小说以一个古老的城镇映射了整个中国,以一条河流象征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以一个家庭的兴衰抒写灵魂深处的挣扎与困顿。

04/《大国之魂》

1994 人民文学奖-纪实文学

 

·  邓   贤

谨以此书,向所有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为反法西斯而战的人们:活着或死去的,有名或无名的,士兵或者将军,献上我的一方小小的墓碑。也许你们将被历史遗忘,但你们创造的业绩永存。 

——邓贤

 

邓贤的父亲,本为富豪子弟,参加了中国远征军,也是《大国之魂》的主角之一。由于家族的因素,《大国之魂》成为介绍远征军难得的纪实文学。三年远征路,十万将士血,中国远征军铁马金戈,决战滇印缅,驼峰航线、兵败野人山、腾冲之围……这段几经湮没的历史功绩,这段中国抗战史乃至世界二战史上一段彪炳千秋的光辉业绩,第一次在邓贤的笔下复活。

《大国之魂》由此成为书写中国远征军历史的第一书、抗战纪实的经典作品,一本了解抗战历史的必读书。

05/《第二十幕》

2001 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

 

·  周大新

这是周大新倾注多年心血完成的长篇历史巨著,也集中关注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工业起步之艰难、民族资产阶级形成之先天不足等问题,堪称一部巨大版的《子夜》。

 

小说从1900年春天的第一个黎明,写到1999年最后的一个黄昏,围绕尚家(小手工业者)、卓家(读书人)、栗家(农民)、金家(官宦)四个大家族,记录了中原古城南阳一个丝织世家为复兴家族产业“霸王绸”所做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其中,庚子赔款、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日本侵华、解放战争、大跃进、自然灾害、“文革”乃至改革开放等等重大的社会历史节点,都在一个工厂中得以反应,同时也影响着三代人的命运。

06/《历史的天空》

2001 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

 

·  徐贵祥

一片历史的天空,一段奇特的人生,一部铁血男儿的成长历程,一首战争与爱情的千古咏叹。

精美的笔墨饱含着战场智慧、官场兵法、情场艺术。掩卷凝眸,那如诗如歌的岁月便在你的眼前冉冉升起……

 

凹凸山区蓝桥埠镇村民梁大牙在迎亲路上,遭遇日军轰炸,全村只有他、新娘子韩春云、同乡陈墨涵和朱预道四人侥幸逃生。梁大牙和朱预道想投国民党,却阴差阳错闯进了新四军的根据地;陈墨涵和韩春云想投新四军,却被国民党抓差。昔日的同乡,时敌时友,随时势而变……

梁大牙在战场上,在新四军队伍里,经历千锤百炼,从当初只有匹夫之勇的莽汉修炼成一名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斗争艺术的高级将领;陈墨涵、韩春云、朱预道也有了各自的人生归宿。

07/《一句顶一万句》

2009 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

 

·  刘震云

《一句顶一万句》建立了极尽繁复又至为简约的叙事形式。通过塑造两个以“出走”和“还乡”为人生历程与命运逻辑的人物,形成了深具文化和哲学寓意的对称性结构,在行走者与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缘起缘尽中,对中国人的精神境遇做了精湛的分析。

 

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走一来,延宕百年。

08/《少年张冲六章》

2010 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

 

·  杨争光

这是一部关于教育、关于人性、关于道德的长篇小说,是典型的中国式文化小说。

 

小说以少年张冲的成长轨迹为线索,表面看似写一个少年怎样“堕落”成为了一名罪犯,实质透出的是中国式文化及中国式教育对当代孩子的不当影响和干扰。

小说最终张冲的结局发人深思,究竟怎样的教育才能让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09/《中国,少了一味药》

2010 人民文学奖特别行动奖-纪实文学

 

·  慕容雪村

作者于2009年底潜入江西上饶的一个传销团伙,并在其中生活了23天,掌握了传销人员的活动规律和大部分窝点的分布情况,并据此向公安机关报案,协助公安机关捣毁了这个团伙,共解救出157名传销人员。

 

这本书是作者根据亲身经历写成的纪实文学,书中详细描写了传销人员的生活状况、洗脑的具体程序、传销骗局的种种荒谬理论,并对其危害性做了细致分析,也提出了一些应对传销的策略。

此书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对于打击传销犯罪、帮助传销者脱离困境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10/《生命册》

2012 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

 

·  李佩甫

借助这次写作,李佩甫完成了对知识分子在时代鼎革之际的人生选择与生命状态的诸多可能性的揭示,在无限逼近历史和人性真实的过程中,为我们绘制出一幅具有哲理反思意味的人物群像图。

 

《生命册》中,既有对二十世纪后半期政治运动中乡民或迎合或拒绝或游离的生存境况的描摹,亦有对乡人“逃离”农村,在物欲横流的都市诱惑面前坚守与迷失的书写。而横亘在所有叙事之下的,则是古老乡村沿袭而来的民间故事和传奇。

在这里,民间世代相传根深蒂固的意识已经植入“背着土地行走”的“城里人”的灵魂记忆中,为“城里人”在新的价值观面前的迷茫和困顿提供了某种意义上的反哺和滋养。

11/《曲终人在》

2015 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

 

·  周大新

这是一本官场文学,更是一本人生小说。清河省省长死了,他的家人找周大新给他写传记,于是周大新采访了他“朋友圈”里的26个人,包括妻子、秘书、司机、下属、同僚、发小、情人、商人、知识分子、初恋女友……听他们讲述各自对省长真实的看法,于是就有了这本《曲终人在》。

 

“我们这些走上仕途的人,在任乡、县级官员的时候,把为官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遇事为个人、为家庭考虑得多一点,还勉强可以理解;在任地、厅、司、局、市一级的官员时,把为官作为一种光宗耀祖、个人成功的标志,还多少可以容忍;如果在任省、部一级官员时,仍然脱不开个人和家庭的束缚,仍然在想着为个人和家庭谋名谋利,想不到国家和民族,那就是一个罪人。”这是清河省省长欧阳万彤的话。他为官一任,履冰涉险。直到他去世,真相才逐渐显现……

12/《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2015 人民文学奖特别奖-纪实文学

 

·  何建明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破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进城的日军,以其占领者的优越感,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残暴地屠杀了已经放下武器的中国守城官兵和普通市民达30余万人,在中国人心头和中华民族史上留下了一段永远难以愈合的伤痛……

 

作者饱蘸国人的血泪,文笔大气磅礴,以详尽的事实和一手资料以及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震撼着读者,以犀利的拷问促使今天的读者深刻反思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深入思考其历史教训现实意义。

人民文学奖是我国最重要的文学奖之一,承载着共和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脚步,闪耀着文学经典的熠熠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