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山西省图书馆!

子夏比孔子小44岁,如何成为孔门“十哲”之一?

来源: 本站原创 作者: 本站 时间:2024-01-16

子夏(公元前507年-前400年)

子夏(公元前507-前400),姓卜名商,字子夏。春秋末期晋国温(今河南温县)人。他虽然比孔子小44岁,却是孔子得意门生。是孔门“十哲”之一,博通文献典籍之学。

在孔子去世后,他前往魏国西河(今运城一带)登坛授徒,传播“六经”,史称西河传经。东汉学者徐防说:“臣闻《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

当时的很多名士都是他的学生,后来也成为魏国的栋梁之材,为魏国变法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奠定了人才基础。西河传经使得儒家思想在三晋大地传播开来,同时也为后世儒学的传播做出了极大贡献。如今,晋南部分地区仍有子夏庙,年年有人祭祀。

 

子夏祠堂

当然,除了西河传经,传道授业外。下面这几个故事也能反映出子夏的高才和人格追求。

三只猪过河?

《孔子家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子夏经过卫地时,一个读史志的人念道“晋师伐秦,三豕涉河”。他听后说:“不是‘三豕’,而是‘己亥’。”于是读史志的人就去问晋国史官,果然是“己亥”。读错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己”与“三”字形相似,“亥”与“豕”字形相似,在那个文字传播全靠人书写的时代,这样的文字错漏在所难免,而这也反映出子夏渊博的才识。

 

成语“三豕涉河”就源于此,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讹误。这件事情传开后,卫人把子夏当作最有学问的人。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与“四海之内皆兄弟”

这两句都出自《论语·颜渊》。孔子弟子司马牛问何为君子时,孔子告他:“君子不忧不惧”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意思是说,大家都有兄弟姐妹,只有我没有。子夏听了后回答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

 

日常生活里,人们经常引用“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两句话,断章取义,总给人悲观宿命论的味道。但其实看《论语》上下文就知道,这是子夏开导司马牛的宽心的话。

意思是告诫人们,人就当积极主动面对力所不能的客观环境,作为正人君子待人做事恭敬礼貌谨慎不犯原则性差错,自然就会拥有和谐而广博的人际关系,不管走到哪儿,都会有兄弟朋友。这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子夏不仅才学博、境界高,开导人也是一流的,不经意间就为我们留下了广为流传的精言绝句。

《左传》作者?

《左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记事翔实、议论精辟的编年体史书,在经学、史学、文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价值。

 

据说,《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生卒年代不详的左丘明,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相传,他为了解析《春秋》而作《左传》,因此,《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后又作《国语》,此时,他已经双目失明,两部书记述了西周与春秋重要史实,保存了颇具较高价值的原始资料,因其史料翔实、妙笔生花,受到古今中外学者称赞,被誉为“文宗史圣”。

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开山鼻祖。还有一说:左丘明是“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当然这多少有溢美嫌疑。左丘明究竟是何人?因史料缺失不充分,自唐宋以来众说纷纭。而子夏是左丘明就是其中的一种说法。

前文说道,子夏在西河教学。西河实际处于洛水以东,靠近洛水。古人有言“江东称江左……盖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西河在洛水以东,子夏居于此以“左”相称应有依据。

古籍有言,子夏居住的石室所在之地,离地五十丈,顶上平地有十余顷。《正韵》中说“丘……高也,四方高中央下曰丘”。据此似乎可说明“丘”的来历。

最后再看“明”的来历。司马迁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而《左传》和《国语》作者都是左丘明。司马迁告诉我们,左丘明与失明有关系。根据目前资料,子夏晚年,因丧子哭之而失明,离群索居。先秦诸子失明而有明确记载者,似乎只有子夏。古人用反意为自号,并不少见。

其他例证不再赘述,子夏即左丘明的说法或许有一定道理。子夏才高且勤奋努力,既然能整理和传授儒家大部分经典,写出《左传》应该也不是难事。只是历史已经远去,左丘明究竟何人还需要学界最终确定。

参考文献

1.《山西教育史》,李东福,宋玉岫,杨进发主编,2010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索书号:G529/19,馆藏位置:山西省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

2.《三晋史话(运城卷)》,2016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索书号:K292.5/29,馆藏位置:山西省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