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图夜读 | 唐吉诃德与孟子有点像……
读者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山西省图书馆新媒体阅读推广栏目“晋图夜读”,我是借阅部馆员张䶮。
今晚,由我给大家播讲我为《堂吉诃德》一书撰写的荐读文章《最后的骑士》。
《堂吉诃德》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文学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在《堂吉诃德》中,塞万提斯用他那绝妙的想象,将这样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娓娓道来:
△图1:塞万提斯
落魄乡绅吉哈诺整日不事生产、不理家业,沉迷于骑士小说不能自拔,天长日久,竟将自己幻想成一名骑士。于是,他自称堂吉诃德,翻出先祖留下的铠甲、长枪,骑上自己的瘦马,又找来邻居桑丘担任侍从,还将邻村一个挤牛奶的姑娘想象为意中人。
此后,主仆二人走遍天涯,行侠仗义,做出了“决斗牧羊人”“大战风车”“抢夺曼布力诺头盔”“释放重刑犯”等一系列荒诞不经、令人捧腹的事情。最终,四处碰壁、备受嘲讽的经历令堂吉诃德幡然醒悟,在留下“不得阅读骑士小说”的遗嘱后离世。
△图2:堂吉诃德和桑丘
堂吉诃德应该是中国读者最为熟悉的西方文学形象之一,每当我们提及那些或者性格偏执、行为乖张,或者思维怪诞、脑洞大开的人物时,总不忘加一句,“那是个堂吉诃德式的人物”。
长此以往,“堂吉诃德”似乎成了一个贬义词。诚然,塞万提斯在创作《堂吉诃德》之时,确实有批判骑士小说、宣扬人文主义的用意。但是,对于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我们完全能够并且应当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的解读。这样做并不是颠覆经典、曲解经典,而是赋予经典以全新的生命力、影响力。
在我看来,堂吉诃德完全当得起“最后的骑士”这个称号,虽然这个称号给予他的更多是悲剧的命运。
△图3:堂吉诃德,最后的骑士
传统上,人们都将堂吉诃德视为荒诞不经、不自量力的代名词,认为他是旧阶层的代言人,也是旧时代的卫道者,应当进行无情的批驳、彻底的批判。
其实,堂吉诃德何尝不是一位悲情英雄式的人物,他疯疯癫癫的表象之下,是一颗仁爱之心。他渴望通过自己的英勇抗争、行侠仗义,去改变这个礼崩乐坏、人心不古的时代。
遍览全书,我们不难发现,堂吉诃德是一个爱憎分明、真诚坦荡的人物,他扶危济困,曾经屡次帮助孤独无助的老人、迷失道路的少女,他嫉恶如仇,也曾几度教训虐待奴仆的贵族、殴打妻子的丈夫。
△图4:堂吉诃德行侠仗义、劫富济贫
堂吉诃德说过,“我当然非常清楚,当游侠骑士,自然免不了受尽千辛万苦。可是我也非常清楚,美德只能踽踽独行在狭窄的小径上,而罪孽却沿着宽敞的大道横行无忌。然而,罪孽之路虽然宽敞,但最终导向灭亡;而美德的小径尽管狭窄崎岖,却一直通往新生”。
这段话引用的是《圣经·马太福音》中的典故,“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堪称堂吉诃德的心灵独白。堂吉诃德为了践行美德、改良社会,甘愿走小径、受辛苦,颇有孟子“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风采。
韩非子有云,“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历朝历代对于那些敢于为民请命、犯颜直谏的士人,那些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客都是持打压态度的,但是,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士人、侠客,才让不公的阴霾始终不能遮蔽正义的光辉、邪恶的力量始终不能毫无忌惮地横行。
△图5:侠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在电影《最后的武士》中,为了阻止明治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严重损害国家尊严与民族利益的不平等条约,也为了维护武士阶层最后的尊严,森胜元和欧格仁率领萨摩武士们向装备了机枪、火炮的明治政府军发起了决死冲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萨摩男儿们这种飞蛾扑火的举动与纵马冲向旋转风车的堂吉诃德何其相似?所以我说,堂吉诃德完全无愧于“最后的骑士”这一称号。
△图6:《最后的武士》,森胜元和欧格仁率领萨摩武士向装备机枪、火炮的明治政府军发起决死冲锋
最后,我想引用著名历史学家房龙在其著作《人类的故事》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据说,尊贵的堂吉诃德先生是世界上最后一位真正的骑士。
自从他去世后,伴他相依为命、勇闯天涯的盔甲和宝剑被相继拍卖,以抵偿他留下的个人债务。不过,不知怎么的,他的宝剑似乎还落到过许多人之手。在福奇谷的严冬里,华盛顿将军佩带过它。
在喀土穆被包围的绝望日子里,戈登将军拒绝抛弃把生命托付给他的人民,勇敢地等待着死亡的命运,当时,这把宝剑是他唯一的武器。
我不太清楚它在刚刚过去的世界大战中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但事实证明,它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图7:北美独立战争中的福吉谷,在那个寒冷的冬夜,华盛顿率领那些没有鞋穿的士兵渡过冰封的特连顿河,创造了历史
【本期荐书】
推荐书籍 《堂吉诃德》
作者 [西]堂吉诃德著,杨绛译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 9787020102761
△图8:《堂吉诃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