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少年儿童馆公测体验活动启动
12月29日,山西省图书馆文源巷馆区经过精心改造后焕然一新的古籍保护中心和少儿图书馆两个主题分馆同日开始公测体验。
山西省图书馆由此成为全国首个拥有独立馆和综合馆舍古籍馆、少儿馆的省级公共图书馆。
上午10点整,公测体验活动启动仪式在山西省图书馆文源馆区南门处举行。出席活动的领导有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正厅长级)张志仁,省文旅厅二级巡视员李培敏,省文旅厅总经济师吴雪陶,省文旅厅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张凤鹃。
此次揭牌和公测体验启动活动,特别邀请了四位相关的读者代表,他们是:三晋出版社原社长张继红,大南关小学校长索颖,省中医院医师、省图书馆中医院传习点古籍修复师马祥凯,少儿读者代表许得益。省图书馆干部职工、广大读者朋友们、媒体记者等。
在热烈的掌声中,与会领导和读者代表共同揭牌,标志着两馆公测体验活动正式开启。
随后,在古籍保护中心大厅,张志仁副厅长宣布“守望家园 赓续文脉——山西省古籍保护成果展”璀璨开幕,并向读者代表赠送了刚刚出版的《山西省图书馆藏 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根据地地图集萃》。
省图书馆副馆长王开学对展览相关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与会领导、嘉宾和读者们一同参观展览,展览分为八个部分,全面展示了十六年以来山西省古籍保护中心及省内各古籍收藏单位在古籍普查登记、分级保护、抢救传拓、文献修复、数字转化、人才培养、宣传推广等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省图书馆副馆长赵谞炯在少儿馆彩虹大厅为大家全面地介绍了少儿馆的建设和发展情况。
随后,带领大家参观了色彩斑斓、充满童趣的少儿馆,并欣赏了在少儿馆举办的“寻迹·怀想 保存·诠释:山西省图书馆文源馆区回顾主题展”。
此次展览征集了反映文源馆历史的各类实物资料,以及文源馆变迁的代表性、典型性物品,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文源馆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
山西省图书馆旧馆改造工程包括山西省古籍保护中心改造和山西省少儿图书馆修缮两个建设项目。
少儿图书馆利用山西省图书馆旧馆主楼保护修缮建设,总建筑面积6235.88平方米,设计藏书50万册,阅览座席400个。
馆内功能齐全,布局科学,有开展亲子阅读的绘本馆、培育人文素养的文学馆、传承传统文化的国学馆,体验科技魅力的数字体验馆,还有开展讲故事、做手工等活动的多元空间,能够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第二课堂职能,打造成为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的知识乐园。
古籍保护中心利用山西省图书馆旧馆东楼改造建设,总建筑面积7716.26平方米,藏存古籍和民国文献35万余册,设各类座席300个。
古籍保护中心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集保护、修复、阅览、展示、培训为一体的单体古籍馆,建设了符合国家标准的恒温恒湿古籍书库和国内一流的古籍修复中心,配置了文献消杀系统、纸质文献检测实验室等专业设施设备。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品味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感受古籍魅力,馆内特别设立了典籍展厅和文源书院。
为有序开展公测体验,省图书馆采取限量预约方式开放,读者可关注省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预约。下一步,省图书馆将充分吸取读者意见建议,更多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完善馆舍,提升服务,力争早日正式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