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山西省图书馆!

12种秧歌入选国家级非遗来看看晋图馆员乔林画的这一种

来源: 本站原创 作者: 本站 时间:2023-11-21

伴随着唢呐声、鼓乐声,身穿红色、绿色、白色等鲜艳表演服的人群,在这片祖祖辈辈生活着的黄土地上舞动着身躯,这就是山西的民间秧歌。

 

山西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秧歌共有12种,临县伞头秧歌就是其中的一种。

 

伞头秧歌(晋图馆员乔林画)

画中展示的就是山西省临县伞头秧歌。女人衣着传统花纹服饰,一手执扇,一手挥动红绸;男人头上系着白色毛巾,身穿白色马甲,腰间挂着红色腰鼓,手上挥舞着红绸,一出精彩的秧歌戏正在上演。

何为伞头秧歌

顾名思义,它是由一位“伞头”来领队走街串巷、拜年问好的秧歌。“伞头”一词的由来有诗为证:“隔溪才人长歌在,度岁村田兴味长,此景愿同天地老,休遣伞头道阳春。”

 

夏启乘龙图

“伞头”的原型是夏禹儿子

“伞头”的艺术形象最初起源据《临县民俗文化》考证为夏启,即为禹的儿子。“夏后启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山海经·海外西经》这一段话描绘了后启乘驾着两条龙,在三层云簇拥下,左手打羽伞,右手握玉环,威风凛凛。

他的这一形象,恰与伞头秧歌的阵势,即两龙开路,彩旗簇拥下的“伞头”形象十分相似。据说这个启还把天庭里的乐章《九辩》和《九歌》偷偷带到人间传授,并编成歌舞,吩咐歌童舞女手持牛尾巴在大运山北方大乐之野表演(见《中国神话传说》)。

“伞头”是一班秧歌中最重要的角色。通常,“伞头”要右手执花伞,左手摇响环。“伞头”首先要人品端正,然后就是要善于即兴编唱。

临县有名的“伞头”高万青(1903-1986),有一次到外村闹秧歌,踩场子时不小心掉进了萝卜窖,人们往出拉他时,以唱一首秧歌为交换条件,他脱口唱道:

“地方生疏不知道,

把我闪进萝卜窖,

乡亲们伸手吊一吊,

出去给咱好好闹。”

伞头秧歌在演出过程中,伞要保持打开的状态,因为伞合上有“偃旗息鼓”的意味。从前秧歌队里只有一个“伞头”,后来随着“伞头”唱秧歌的任务越来越重,已增加到两个或四个,甚至更多。

 

伞头秧歌

“秧歌”原名或为“阳歌”

笙歌一派渡春元,

巧弄渔鼓不知闲,

茧袍乌帽社酒醉,

忽惊阳歌踏歌前。

——明·赵灿英《陶情集》

古时,民间把祭祀土地的活动称之为“闹社会”(又名“闹春社”)。“农父阳歌普天乐,渔家竞唱满江红”。可见,祀社时唱“阳歌”由来已久。

传统习俗称巫婆、神汉、风水先生等为祈祷、驱邪、镇鬼所唱的“巫歌”为“阴歌”。而把祭祀活动中“迎神、安神、敬神、送神”等仪式由“伞头”所唱的祀歌被统称为“阳歌”。

 

古老民俗“转九曲”

伞头秧歌与古代祭祀密切相关

伞头秧歌中的“踩牌子”,是在秧歌队进入广场或院落时的一种大型舞蹈表演。即由“伞头”带领,按照唢呐乐曲的快慢,踩着锣鼓点,边走边舞,徐徐前进。最后首尾相接,也形成一定的图案。

伞头秧歌的舞蹈场图五花八门,名字也颇有些艺术色彩,比如:“蛇蜕皮”“三顾茅庐请诸葛”等。

“转道场”则是道士作道场时的一种表演形式,道士边舞边唱,还有音乐伴奏,与民间的“转九曲”基本相同。“转九曲”也叫“灯游会”,是当地一种传统的民间祭祀活动。

灯游会一般在元宵节夜间举行,先由社家组织人员按地形选定阵势(图案),如《八仙过海》《九曲黄河阵》《四门阵》《八仙庆寿》等,并且要在每一关键部位埋上木杆,每根杆上设置油灯一盏。

灯游会开始后,全村男女老少都踊跃参加,每人手里提着花灯或擎着香火,并携带小油瓶,除给自己的灯供油外,还须为公共灯添油。

据说“转九曲”能驱除身边的邪魔、消灾免难、保四季平安。“转九曲”时有大唢呐吹打乐伴奏,大家在主祭人的率领下鱼贯而行,最后形成一种图案。

秧歌队中的“踩牌子”与民间传统的祭祀活动“转九曲”简直如出一辙,其中“转道场”中的“九曲连环”图案,实际就是秧歌队用的“蛇盘九颗蛋”牌子,“四门阵”即为“四门兜底”等。

伞头秧歌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

乡村闹秧歌,头一天出场主要是祭神拜庙,后来演变为拜国旗、拜领袖、拜革命烈士等。第二天才开始正式表演,主要是到住户人家院里,俗称“跑院”。

“跑院”多是还主人事前许下的口愿,如生子、娶媳、高考、就业,也有因疾病或生意许下的口愿。秧歌演出后,主人或管一顿饭,或送一些钱,形式不等。

与时俱进的伞头秧歌唱词

伞头秧歌的唱词都是“伞头”根据当时的现实生活提炼出来、最能反映劳动人民心声的创作:

抗战期间:

小日本侵略大中华,三光政策乱屠杀,

八路军打仗谁不夸,为了革命撇下家。

改革开放后:

土地一包五十年,农民种上放心田,

手中有了自主权,又有粮来又有钱。

伞头秧歌群众性强,男女老少组成的汪洋大海在“伞头”带领下,发挥自己的创意,展现各自的舞蹈技巧,还能施展自己即兴赋诗的唱歌才能。

这种艺术形式人数不限,吸收了民歌、戏剧、舞蹈、杂技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唱词也颇具地方特色,是一种典型的黄河文化艺术。

参考文献

1.《临县伞头文化》 索书号:K292.54/201馆藏位置:地方文献阅览室(三层)

2.《临县伞头秧歌》 索书号:J823/3 馆藏位置:地方文献阅览室(三层)

3.《伞头秧歌史话》索书号:48.752/14 馆藏位置:地方图书密集库(负一层)

4.《临县民俗文化》索书号:K892.425.4/14 馆藏位置:地方文献阅览室(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