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山西省图书馆!

晋图馆员荐晋书 | 看山西作家回忆内蒙往事《一个人的哈达图》

来源: 本站原创 作者: 本站 时间:2023-11-17

本期荐书,是“晋图馆员荐晋书”第十二期。

荐书人:王一宁

推荐图书:《一个人的哈达图》

作者:李春莲(阿连)

馆藏地点:地方文献图书阅览室

索书号:I247.57/13764/[2023]

 

推荐理由

《一个人的哈达图》,作者李春连,2019年创作完成,后入选“三晋百部长篇小说文库”,2020年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2022年12月荣获2019年-2021年度“赵树理文学奖”之长篇小说奖(“赵树理文学奖”是山西省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每三年评选一次)。

获奖评语为:《一个人的哈达图》是一部新版走西口。这个各方逃荒避难者聚集的小村落,上演的各种情仇爱恨,在叙述者眼中,都闪耀着纯净的人性光芒,世界亦仿佛回到了原初的美好。故事主旨表现爱、怜悯、关怀,深情地书写出这片土地对人的馈赠和养育。


故事梗概

小说主人公王猫猫,祖籍山西吕梁临县,还未出生就跟着父母逃难流浪。

文革期间,因地主身份,一家人在当地无法生存。王猫猫父亲带着怀孕的妻子以及五个孩子一路颠沛流浪至内蒙古东部边缘小村子哈达图。

为了生存,父亲把妻子嫁给一个当地人,自己孤身返乡,五个孩子跟随母亲留在了哈达图。没多久老七王猫猫出生。

改革开放后,十岁左右的王猫猫被接回临县生活。整部小说就是作者以小女孩王猫猫的视角讲述哈达图的博大包容以及特殊历史背景下底层人的生存状态与情感纠葛。


创作特点

整部小说“有浓厚的自传气息”。作者李春连,祖籍山西吕梁临县,1972年出生在内蒙古,现居吕梁方山县。

童年的草原生活奠定了作者浪漫纯真的审美品位,早年的颠沛流离塑造了作者深沉悲悯的生命底色,返回祖籍后的山区生活反衬出作者对草原深入骨血的爱,于是,《一个人的哈达图》顺理成章。

作者化身王猫猫,回到童年的哈达图,以小女孩细腻纯真的视角,灵动质朴地讲述哈达图的自然环境以及移民至此的各色人等,尤其是那些可爱、可敬、可怜的女人们,她们的命运深刻触动着王猫猫的心灵。

因为是以孩童视角回忆童年生活,整部小说采用了散文化的结构,以14个有关联但相对独立的故事组接而成,每个故事可单独成篇,组接之后又浑然一体,生动丰富地全景再现彼时哈达图的自然风貌与人情冷暖。


馆员赏析

自然描写

大自然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总是丰富而神秘,孩子总能在大自然里找到慰藉与惊喜。大篇幅丰富灵动的自然描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王猫猫是家里的第七个孩子,母亲终日辛劳无暇顾及到她,她像“一只鸟”“一只小兽”“一匹野马”,“总是迫不及待冲向原野,整天待在野外。”植物、动物,以及遍地的风都是她的朋友,陪她哭,陪她笑,从不计较,总在陪伴。

作者巧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灵动传神,令人印象深刻。

草原的花,白色的,一丛丛“像粗心的姑娘丢失的小手绢,上面还遗留着姑娘的香气”,开满山坡的马莲花“像从天空扯下的片片云彩,轻得不敢触碰,蓝得让人心疼,犹如一场梦,一碰就碎......”;草原的草“十分硬”“风来风去,它都是刺棱棱立着,不合作的态度”“但它的内里是暖和的、温湿的”;草原的风,“短促而硬,像刀,割得你生疼,却也像猫,伏在你的衣袖上、裤脚上、打呼噜、小声地笑或哭泣。”草原夏日的夜晚,“清凉如水,这水一波一波从太阳落山的地方涌来,涌过田野,漫过站台,漫过铁道,漫过麦田......,最后漫过整个村庄,然后我像鱼儿一样,自由穿梭其中”;草原的月光如水,“我甚至能听见它滴落在我身上的声音,清冽而悠长。晚上躺在被窝里,看着糊窗纸上破洞漏进来的月光,在棉被上形成一小团一小团的光斑,水一样,就这样在潋滟中,我睡着了”。

作者在小说中写到“草原的风钻进了血液”,对草原的草木虫鸟的熟悉甚于自己的身体,“它们与我已成一体”。正因为作者对内蒙草原原始天然的爱才滋养出如此动人的自然描写。

人情冷暖

在野外奔跑的王猫猫能尝出阳光的味道,能觉到月光的温度,能听见花微笑,能看到马忧伤,她亦能敏锐地共情到周围的人情冷暖,喜乐忧愁。

文革后期,哈达图这个移民村落集聚了从各处流落至此的底层民众,在历史洪流中他们渺小如蚁,但在王猫猫眼中,他们每个人的喜怒哀乐,人生轨迹却如此鲜活有趣。

《坐在门口的女人》曾经是大户人家的小妾,和黑爷私奔,后遭黑爷背叛,爱恨郁结,终日盘坐大门口,絮絮叨叨骂骂咧咧,像尊石像,年复一年。王猫猫觉得她像个幽灵,令人恐惧,但想到她曾经的身份,又很是好奇和怜惜。

《春枝的白云鄂博》中的春枝,出身农民,皮肤很白人很美,一心想嫁给白云鄂博的工人小崔,尽管两人情投意合,但小崔最终与工人身份的女人结了婚,春枝最后嫁给了一个瘸腿工人。易逝的情感和新娘春枝再无“水波”的眼神让童年的王猫猫迷惑又忧伤。

《海娜花》中的海娜花的是一种可以染指甲的花。王猫猫在野外泥房子避雨时遇到一个女人,她的指甲用海娜花染得很漂亮。女人是宁夏人,跟着母亲到内蒙投亲,走失,流落到哈达图,嫁给当地人。

女人很美很爱干净,男人怀疑她不忠,家暴她和孩子,生活苦不堪言,说到痛处女人哭得肝肠寸断,王猫猫也跟着泪如泉涌。

她不明白为什么女人会说“女孩子长大不是一件好事”,也不明白为什么别人说“倔的女人自然要挨打多一些”......

此外,还有《我要去什拉文格尔儿》中因言获罪的雒老师、《他只是在铁轨上打了个盹》中因感情问题性情大变的老伍、《杏女》中曾经天真烂漫而如今世俗妖艳的杏女......

伟大母亲

每一章都会讲述不同的人生故事,每一章都有对同一个女人的回忆,她就是王猫猫的母亲。母亲在嫁给生父前已嫁人生子,嫁过来后又陆续生了多个孩子,为了活下去,怀着孕,带着五个孩子走西口,途中把一岁多的四儿子送人。到内蒙后,嫁给当地人,又生了个姑娘。

作者写到,在她整个童年和少年里,母亲总是强大的,是铁一样的存在,很少掉眼泪从不抱怨,总是一脸笑容,但三十多岁就掉光了所有的牙。

卑微如尘土的母亲深爱着她的孩子。母亲带王猫猫去地里干活,突下大雨,她急忙用地里的荞麦杆搭草窝子让孩子避雨,而自己淋成落汤鸡。母亲恨“文化”,文革时丈夫因文化人身份导致一家人流离失所骨肉分离,但为了让“爱念书爱得要死”的王猫猫上学,母亲找学校求人,“死缠硬磨”。

王猫猫二哥多才多艺,但因成分问题被人看不起,郁郁寡欢,为了让儿子开心,一贫如洗的母亲硬是给儿子买了当时最时髦的皮夹克......

赤贫的母亲有一颗善良宽容的心。村里来了逃难的夫妻,母亲急忙让孩子送去粮食;遇到无家可归的人,母亲会管吃管住。母亲常告诉孩子,穷苦人也是人,要给口饭吃。

母亲因为地主老婆身份在文革中受了苦,被问是否还记恨欺负她的人,母亲说“记得,但不恨,恨让人不开心,恨又不管饱吃”。

在小说最后一章《离开就是离开》,王猫猫要被生父接回老家读书,母亲毫不犹豫答应。分别那天,王猫猫“窝心窝肺地难受,眼泪哗啦啦流”,但母亲没有掉泪。

母亲就像哈达图,哈达图就如母亲,不动声色地顺应命运之流,铮铮铁骨扛起生活的千辛万苦,悲悯豁达地爱着孩子,温暖着每一个过路人......


作者简介

李春连(1972--),笔名阿连,山西方山人,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居吕梁,教书为生,业余写作。201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尤以中、长篇小说见长。

 

除写作外,李春连还擅长画画、刺绣、剪纸等。李春连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自由是最好的土壤。生命不息,创作不止。因为热爱,是唯一的理由与唯一的意义。”

 

阿连的画

 

阿连的刺绣

 

阿连的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