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网络安全知识关系咱们每一个人,快来看看吧
9月11日—9月17日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那么关于网络安全的知识,大家了解多少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是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制定的法律,对中国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是我国网络安全空间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是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
网络空间常见的安全隐患
●系统漏洞
电脑系统漏洞的威胁主要来自于网络攻击。不法分子会利用电脑系统存在的漏洞和安全隐患,对电脑的硬件、软件进行攻击,从而达到获取重要数据或制造破坏的目的。
●恶意程序
恶意程序通常是指带有不良意图而编写的电脑程序,主要包括计算机病毒、间谍软件、勒索软件、恶意广告软件等。电脑系统一旦被植入恶意程序,轻则操作失灵,重则遭遇数据丢失。
●钓鱼网站
钓鱼网站是网页仿冒诈骗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常以垃圾邮件、即时聊天、手机短信或虚假广告等方式传播。用户访问钓鱼网站后,可能泄露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
●山寨软件
山寨软件经常会通过模仿一些知名软件来吸引用户下载、安装。一旦得逞,其会通过开启后台权限等方式,偷偷收集用户的位置信息、通话记录、电话号码等敏感信息,并将其上传至服务器。
●恶意二维码
恶意二维码由恶意网址通过网络技术生成而来。用户一旦使用手机扫描,就会通过链接进入二维码“背后”的恶意网站,或遭引诱输入个人信息,或被偷偷开启手机后台权限。
●虚假免费WiFi
为了节约流量,一些用户出门在外时,会选择连接周边的免费WiFi,这就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他们会打着提供免费WiFi服务的幌子,通过后台侵入用户手机,窥探隐私、收集数据。
那么,在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又应当如何有效防范呢?
1、未知链接不要随意点击
有时候大家会收到一些带有网址链接的短信,这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在未验明安全性之前,不要随意点击,一旦点开的是恶意链接,很可能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或中了网络诈骗的招数。
2、公共WIFI 不要随意连接
目前一些不法分子会通过设计“免费WIFI”陷阱,获取你手机上的账号、密码或身份标识等重要信息,有的甚至会通过“免费WIFI”入侵手机系统。
3、未知来源APP 下载需谨慎
一定要在正规平台上下载安装软件,通过非正规平台下载的非法软件,可能会盗取手机里的通讯录、照片等重要隐私。
4、手机应用权限 开启要注意
要根据手机APP的性质确定和开启权限,这是守护网络移动终端隐私的“最后底线”,特别是涉及到拨打电话、收发短信、读取通讯录、获取相册照片、开启摄像头和麦克风的权限,授权时一定要慎重!
5、手机支付要正规
当前各类手机支付码五花八门,一些支付码在支付中会不断跳转,特别是需要经过多次跳转才能完成支付的,一定要引起警觉,及时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