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作文题目,让时间重回视野
高考作文,以时间为题,把这个一直存在却总是被遗忘的话题又重新拉回到人们的视野中。
相传,混沌初开,便有了形状、有了时间。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纪、年、月、日、辰、时、分、秒、毫秒、微妙等时间概念不断丰富,让人们对时间的认知更为精细。古人最早通过滴漏、燃香等方法来计时,后来还发明了日晷、圭表、水运浑动仪、水运仪象台等仪器,再往后,各种擒纵装置、月相、陀飞轮等复杂计时工具的诞生,让人们对于时间有了更精准的把握。
儒家给时间做了最系统的定义:三月为一季,四季为一年,十二年为一纪,三十年为一世(儒家),六十年为一甲子,一百年为一世纪;逍遥的庄子则是发出了“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的虚幻慨叹,给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佛教典籍中对于时间的描述更是蔚为大观。最短的时间单位为“刹那”,最长的,是“劫”。
根据《华严经》数字体系,一弹指的时间是六十刹那;一小劫等于1680万年,二十个小劫等于一个中劫,四个中劫等于一个大劫,之上更有阿僧祇劫、无量劫、尘点劫。若是能参透时空,就能够从时间的“劫”里破茧而出,到达“处处清凉水,时时般若花”的逍遥境界。
山西省图书馆镇馆之宝《佛说北斗七星经》
好在,时间不是牢笼,它赋予了生命更为久远的意义。
陈皮、陈酿、陈醋、陈茶,时间给这些细胞、分子赋予了足够的活力,才会越陈越香,这是属于时间的味道。
作为自然界的智慧生命体,时间给了我们更多丰富生命的可能。其中,最优雅且闲适的路径,便是阅读。
来阅读吧,沉浸在文字中,给时间赋上瑰丽的流光。读煌煌国史,感受家国天下、文明滥觞;读侠义小说,感受缠绵悱恻、儿女情长;读市井小品,感受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山西省图书馆七星经平台
文人墨客也会抒发对时间的慨叹,写出属于自己和那个时代的华章。屈原在《离骚》中写下了“日月不淹,春秋代序”的名句;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吟出了“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这样的千古绝响。
山西省图书馆冥想空间
《水经注》中的“王质烂柯”,向我们展示了时间的魔力。霍金的《时间简史》告诉了我们,如果一个东西一直静止不动,那么时间对他是没有意义的,显然在烂柯山中,时间没有影响了专注于棋盘的王质;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指出,重力可以影响时间。
延伸到更高次元中,我猜想更为智慧的生命体,他们可能制造出了一个时间泡沫,而王质所在的地方,就在时间泡沫之中;他放下的斧子,在泡沫之外,也成就了神话的“王质烂柯”。
山西省图书馆冥想空间
读书,只是阅读的一种形式;冥想,则是在阅读自己,也可以说是一种自我涵养的方式。找一处静地,置一杯清茶,或坐或半躺,看看远方的青绿,或闭目养神,渐渐地放松下来,去感受,感受时间,感受自己,感受文字,感受世界,感受爱与被爱,感受这一切的美好。
来阅读吧!在时光流淌中,感受最美好的自己,或许,还能收获最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