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图大咖讲堂 | 时新说诗(十):停轺一望家——宋之问
古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寄托着古人的情感体验、精神追求和生命哲思。岁月变迁,斗转星移,古诗如恒久存在的江畔明月,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山西古代诗词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朝历代,无论是山西籍的诗人还是描写山西的作品,都有浓厚的山西元素印记。
“晋图大咖讲堂 | 时新说诗”栏目邀请到山西著名学者时新老师,与大家分享《山右诗选》中的诗歌,每周一首,一起感悟三晋诗词文化魅力。
《山右诗选》是时新老师倾注大量精力选编的山西古代诗歌集。山右系山西旧时别称,因地处太行山之右而得名。该诗歌集所选诗人诗作时间跨度大,从先秦到明清,基本涵盖了中国文学史的时间范围。收入作者约三百多人,作品近四千首。所选作品多为五七言律绝,以描写山西为主要内容,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
第十期,我们一同欣赏:停轺一望家——宋之问。
赏 析
宋之问,生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卒于唐玄宗先天二年(713)。一名少连,字延清,排行老五,汾州西河(今汾阳)人。
宋之问并无显赫的门第家世。他的父亲宋令文起自乡闾,多才多艺,“富文辞,且工书,有力绝人,世称三绝。”唐高宗时做到左骁卫郎将,作过校理图书旧籍的东台详正学士。在父亲的影响下,宋之问和两个弟弟宋之悌、宋之逊自幼都勤奋好学,三人各得父亲之一绝:宋之悌骁勇过人;宋之逊精于书法;宋之问则工于文词,成当时的佳话美谈。
武则天建立大周之后,曾临幸洛阳龙门的香山寺。命群官赋诗,先成者即赐以锦袍。诗的好坏,由她的文学侍从、著名才女上官婉儿裁定。左史东方虬首先将诗写好。于是,就将锦袍赐给了东方虬。但是,东方虬拿到锦袍还未坐稳,宋之问的诗也写好了。上官婉儿认为宋之问的诗比东方虬的诗写的更好。于是,武则天就要回了已经赐给了东方虬的锦袍,赐给了宋之问。这就是“龙门夺袍”。
神龙元年(705)正月,宰相张柬之等人逼武则天退位,迎立唐中宗。武则天宠爱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被杀。宋之问作为张氏兄弟的党羽,被贬为泷州参军。宋之问竟然瞒着朝廷,偷偷逃回了洛阳,藏匿在好友张仲之家中。
当时,虽然武则天已死,但武姓残余势力仍在,武三思等人依然声势显赫。张仲之和一些大臣对此愤恨不已,密谋要杀掉武三思。宋之问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派侄子前去告发,结果张仲之全家被杀。宋之问卖友求荣,依附武三思,不但其擅自逃回洛阳一事没有被追究,反而被提拔为鸿胪主簿,后又改任考功员外郎。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八月,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宋之问被赐死,结束了最后的人生旅程。
宋之问人品不好,其所作所为,为时人所不齿。但是,他的诗歌却不能不提及。
宋之问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对于初唐时诗的律体的完成,还是有贡献的。他和沈佺期在创作实践中,使六朝以来格律诗的法则更趋细密,使五言律诗的体制更臻完善,并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他是律诗的奠基人之一。
我们看看他的一首五言律诗,《度大庾岭》: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意思是说:
过了大庾岭刚刚离家不久,
只要马车一停,就又回望家乡。
梦魂常随离去的飞鸟,
乡泪尽洒北枝的晚花。
山雨丝丝天色方霁,
江云纤纤渐成晚霞。
只希望有归去的日子,
哪里敢抱怨卑湿的长沙。
全诗章法严谨,属对精密,以史实为典,表达了宋之问的希望与无奈。
时新,字革非,笔名梗生、梗阳生,室名研斋、剑庐。1946年生,山西清徐人。中共党员。曾任中共太原市委党校教育长、山西省社科联秘书长、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山西诗词学会会长、《难老泉声》《太山词刊》主编。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帖。2006年3月退休。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诗词学会顾问。著有《序——量的存在方式》《晋阳诗踪》《汾水词》《柳溪集》《文瀛集》《清初三诗杰:程康庄吴雯王含光》《时新诗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