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言图书馆 | 对话民国青年先锋高君宇
“我爱晋方言”
-“生如闪电之耀亮”青年先锋高君宇 -
高君宇(1896-1925),原名高尚德,字锡三。山西静乐峰岭底村(今属娄烦县)人。“五四”运动时为北京大学学生会负责人之一。1920年与邓中夏共同组织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0年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为全国最早的58名党员之一。1922年当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中共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25年在北京病逝。
高君宇生前最喜欢的海涅那几句励志诗句:"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
1912年高君宇考入太原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因才华出众,以"十八学士登瀛州"而享誉省城。少年高君宇对社会政治问题非常关心,订购了《晨报》《申报》《康梁文钞》等进步书刊研读。1915年,他参加了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的斗争,捐款翻印"二十一条"全文广为散发,组织游行和街头演讲,声援蔡锷等人护国反袁斗争。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
在当时进步思想的发源地北京,高君宇受到激进的新文化和新思想的影响,很快成为学生运动的领袖。1918年5月,他参加了反对北洋政府签订《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活动,这是近代中国学生运动史上第一次公开的游行请愿活动。
1919年5月4日学生组织爱国游行,高君宇是组织和参加的骨干之一,他和许德珩等十几个学生冲进赵家楼,痛打签订卖国条约的官员章宗祥,上演了"五四"运动壮丽的一幕。随后,他代表北大学生参加了北京学联的领导工作。
1919年10月,高君宇担任邓中夏主持的“平民教育讲演团”骨干和领导,同邓中夏一起在城市、农村讲演,宣传进步思想。1920年3月,他参加了由李大钊指导、19名学生秘密组成的“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与其他会员一起筹办了附属研究会的图书馆,命名为"亢慕尼斋"(共产主义的译音)。
共产国际远东局代表维经斯基来华帮助中国先进分子建党,高君宇也是其中重要对象之一。1920年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共产主义小组,高君宇是首批成员之一,也是山西第一个共产党人。
高君宇于1922年7月在党的"二大"上当选中央委员,担任党报《向导》的编辑。翌年在党的"三大"上担任了中央教育委员会委员。1924年年初,他又同李大钊、毛泽东等一起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参加了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高君宇曾担任过孙中山的政治秘书。广州商团叛乱时,高君宇的指挥车曾叛军子弹击穿,他裹伤再战,协助孙中山迅速平定了商团叛乱。1924年10月,他随孙中山北上,到北京因肺病住进德国医院治疗,并抱病出席了1925年1月在上海开幕的中共"四大"和3月的国民会议。同年3月,高君宇因猝发急性阑尾炎割治无效不幸逝世,年仅29岁。
接下来,让我们以静乐县方言讲述的方式来追忆一下高君宇同志那段鲜为人知的青春爱情岁月。
一等奖视频展示
静乐县方言特点:静乐县方言属晋西北方言区片区,语言风格上以语速快、鼻音重、状语多为主要特点。因内部地理环境分布和历史阻隔、交通闭塞等原因,境内又分为四个方言区,即北部口音、南部口音、东部口音和中西部口音。近现代以来,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以及人们的交往频繁,使静乐县方言既与周邻各县有一致性,同时又有明显差别。
其中刁儿沟乡因与宁武接壤,带有宁武口音;步六社乡的泊水因与岚县毗邻,带有岚县口音;龙家庄乡与阳曲相连,带有阳曲口音;婆婆乡、堂尔乡的个别村因与忻州接壤,带有忻州口音,特别是北部口音(以杜家村话为代表)与南部口音(以丰润话为代表)最为明显。
资料来源:静乐县文旅产业中心 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