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山西省图书馆!

《白鹿原》与关中文化——文源讲坛·星期日讲座纪实

来源: 本站原创 作者: 本站 时间:2017-08-20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长篇小说《白鹿原》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各界关注,先后被改编为秦腔、话剧、舞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20日上午,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冯希哲教授做客文源讲坛星期日讲座现场,主讲“《白鹿原》与关中文化”,讲座中,冯老师从“关中文化的范畴与特质”“《白鹿原》所承载的关中文化内涵” “小说《白鹿原》与现实白鹿原” “《白鹿原》的文化立场”四个角度予以了讲解。

“家国一体、朴素敦厚、包容宽厚”是关中文化的特质,讲座中,冯老师还详细分析了小说中的主人公白嘉轩、朱先生、白灵、兆鹏、田小娥、黑娃、鹿三、鹿子霖等人物形象,“文化地主”“关中大儒”“悲壮的革命者”“命运坎坷的女性”,他们即是中国文化的典型,同时也生动地体现了关中文化的价值系统。

此外,冯老师还详细解读了陈忠实先生的创作之路,从“小柳青”到剥离寻找到生活、生命、艺术的体验,再到大量的阅读与思考创作出《白鹿原》以及后期的一些文学作品。

嘉宾简介:

冯希哲,陕西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陕西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陕西当代文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作家创作研究基地副主任、陈忠实当代文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兵器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陕西省委理论讲师团特聘教授,陕西省“四个一批”人才,享受“三秦人才津贴”,陕西省高校教学名师、柳青文学奖评委、中国文艺评论基地(西北大学)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