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真之魅:我与纪实写作——文源讲坛星期日讲座纪实
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故事,往往比小说虚构的故事更精彩。真实是纪实文学的生命。只有揭示真相,才能满足读者对时代进步的渴求。纪实文学的高潮正在到来。
2017年2月12日上午,文源讲坛邀请到了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山西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著名纪实文学作家赵瑜主讲“求真之魅——我与纪实写作”。
讲座中,赵瑜老师首先点明了报告文学作家应有的定位。报告文学作家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思想家、独立的社会学家,还应该是一个杂家。赵老师把报告文学认知为公众理性。就知识分子独立性而言,其使命就是寻找和反思。他得承担孤独与痛苦。
谈到纪实文学的“求真”,赵瑜老师结合自身三十年的纪实写作指出,“求真”的基本要求和审美价值取向覆盖文学创作全领域。纪实文学讲求真,小说、诗歌、散文本质上都讲求真,只不过文体上有虚构与非虚构之分。纪实文学的价值追求是以真、善、美为内涵展开的,“求真”不单单是一种方法和思维方式,更是作家有良知的根本立场。
“求真”就是独立思考,说真话,表达大善立场,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
“求真”就是调查采访不偏不倚,不遮不盖,不先入为主,不受旨意引领,不带框框。坚持真理,勇于直面真相。真正的纪实文学作家要讲实话,写真相,做好“求真”的担当。
讲座中,在场读者与赵瑜老师积极互动,赵瑜老师做一一解答,现场气氛热烈,掌声此起彼伏。元宵节后的第一场讲座在热烈和谐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主讲人简介:
赵瑜,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山西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当代纪实文学代表作家之一。创作出版包括《强国梦》《兵败汉城》《马家军调查》《寻找巴金的戴莉》《王家岭的诉说》《野人山淘金记》在内的中长篇纪实文学作品30余部,其作品曾获三届徐迟文学奖、三届赵树理文学奖、三届中国作家文学奖、并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