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山西省图书馆!

晋商票号现象的启示 发现山西•文源讲坛专题讲座(四)纪实

来源: 本站原创 作者: 本站 时间:2016-07-12

2016年7月10日上午9点30分,发现山西•文源讲坛专题讲座(四)在山西省图书馆一层报告厅开讲。本场讲座邀请到了山西大学二级教授、博导经济史学带头人,山西大学晋商学研究所所长,兼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刘建生做客讲座现场,主讲“晋商票号现象的启示”。

刘建生老师先从社会各界对晋商的评价说起,其中不乏国际视野。其中提到德国人李希霍芬曾经评价山西人,“具有卓越的商才和大企业精神,有无比优越的计算智能,有发达的数量意识和金融才华”,因此“中国人好比犹太人,而山西人更像犹太人”。同时,晋商还具有活跃时间长、辐射范围广、资本实力强、从业人数众多、经营项目多等特点。

刘老师结合其多年的晋商研究详细阐释了几类晋商,如,盐商、铜商、茶商、典商、票商等。刘老师还分析了晋商票号没落的原因之一,晋商所实行的股份制之弊。在晋商股份制实施的后期,产权模糊,权、责不对等,效率大大下降;晋商股份制采取的是无限责任制,未能适时地调整为有限责任制;晋商股份制高度集权,经营者的利己性动机到后期与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错位;晋商股份制百年不变,抱残守缺,以致屡失创新时机等,成为晋商票号没落的重要原因。

此外,刘建生老师指出,晋商的内部经营管理,如,诚信为本、晋商信用的塑造。节俭自律、勤劳质朴,勇于创新、敢为天下先,坚韧不拔、贸迁四方,以义制利、崇尚信誉等难得的品格成为展现晋商昔日辉煌的精神内核,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今人值得借鉴和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讲座最后,刘老师寄语各位读者:生活始终朝着未来,而悟性则经常向着过去。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背景下,要用足、用好明清晋商给我们留下的各种物质、精神财富,以经济为择业之首,以进取为敬业之魂,以远见为展业之羽,以诚信为恒业之本,以严管为兴业之法,以勤俭为守业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