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省共读一本书(第31期)|《解密》(导读篇)
亲爱的读者朋友,大家好!
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之际,中部六省公共图书馆联盟,特别推出“六省共读一本书”活动,我们共同为大家分享麦家、苏童、阿来、马家辉合著的《好好读书:名家给年轻人的读书课》。
今天,由江西省图书馆馆员周丹,为大家分享书中对经典著作《解密》的导读。
《解密》
《解密》是麦家最成功的作品。说它成功是因为它是一本非常奇特的书。可以说是麦家所有作品中最玄妙、最复杂的一部。
读它的过程就好像走入了一座迷宫,经常会因为摸不着方向而被困其中,又好像身处在一场不期而遇的梦境里,梦中隐喻让人忘记了自己。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谜。所有关于破译和破译天才的秘密也都藏在《解密》里。
在我们谈这部小说之前,请大家先回忆一下我们所了解的天才都是什么样:爱因斯坦、特斯拉、图灵、霍金,他们无一不拥有着孤僻神秘而又充满传奇的一生。
有人说,天才注定孤独,注定传奇。麦家却说,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是因为他们某一方面将自己无限地拉长了,拉得细长细长,游丝一般,呈透明之状,经不起磕碰。
《解密》讲述的就是一个沉浸在密码世界中的破译天才容金珍的故事。
在这本书里你将会看到天分的原生家庭天才的传奇出生和怎样被教育长大,后来又是怎样被发现并应用自己的天分创造奇迹的。
我们在一点点揭开容金珍神秘面纱的同时也会进一步看到一个天才性格中的优势和劣势,并了解到他极端脆弱的一面。
因为《解密》在塑造天才的同时也毁灭了一个天才。
《解密》这部杰作对于麦家本人来讲,“不是一次写作,而是我命运中的一次历险,一次攀登,一次宿命……它几乎是我青春的全部,我命运的一部分,是我本真本色的苦和乐,也是我不灭的记忆……”
因为它从1991年开始写到2002年出版共经历了11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麦家本人也经历了他人生中的几次坎坷和命运的转折,并最终让这部本杰作问世。
曾经就职于特殊单位、这段工作经历为麦家创作《解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储备。用麦家自己的话就是“我是我写的这群人的邻居”。
而痴迷于博尔赫斯作品的他又在创作《解密》时完美地将梦境、镜子、迷宫三要素和破译工作相结合,让“不可说”变成“可写”,让“秘密”终被“解密”。
在整部小说中,关于主人公容金珍的各种谜团贯穿全书。他的身世之谜、教育之谜、工作单位701之谜、破译密码的方法之谜。麦家有如手拿一把尺子。
在揭秘和守秘之间精确地丈量着和读者之间的分寸,从而让这部小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迷宫式结构,紧紧地吸引着读者往后看。
真相距离你永远只有一步,但正当你要跨过这“一步之遥”时,麦家又会中止讲述,从另一个角度再次匍匐向前。
读完《解密》,我们的心情有沉重,有释然,有感叹,有悲情。容金珍作为一个从小苦命的孤儿。
在时代和命运的夹缝中顽强生长,因为奇异的数学天赋被赋予了神秘使命,却在挑战自我极限的同时把自己推向了毁灭。生存还是毁灭,这个问题对于容金珍来说只取决于密码。
麦家曾说:“人世间最深奥的密码大概就是我们的人心。我们人的内心里面,藏着一个巨大的、深奥的密码,这可能是我们永远无法破译的,但我们又必须去破译它。”
这大概就是《解密》中对于破译天才容金珍传奇命运最精确的解读。